卧薪尝胆历史典故
卧薪尝胆历史典故1
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化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春秋时, 越王勾践战败,为吴所执,既放功率表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肯定要想报越国的`仇。不除掉他,总是个后患。希望大王先去灭了越国。”
吴王夫差哪里肯听伍子胥的话,照样带兵攻打齐国,结果打了胜仗回来。文武百官全都道贺,只有伍子胥反倒指责说:“战胜齐国,只是占点小便宜;越国来灭吴国,才是大祸害。”
这样一来,夫差越来越厌烦伍子胥,再加上伯嚭在背后尽说伍子胥坏话。夫差给伍子胥送去一口宝剑,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的时候,生气地对使者说:“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吴国东门,让我看看勾践是怎样打进来的。”
夫差杀了伍子胥,任命伯嚭做了太宰。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作好了充分打算,大规模地进攻吴国,吴国接连打了败仗。越军把吴都包围了两年,夫差被逼得走投无路,说:“我没有面目见伍子胥了。”说着,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自杀了。
后来勾践北上中原与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终一个霸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使自己成就了一番伟业!
卧薪尝胆历史典故2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乘越国丧乱之际发兵攻越,越国军民痛恨吴国乘人之危的行径,同仇敌忾,奋力反抗,大败吴军,吴王阖闾负伤死在归途中。
吴王夫差继位,三年潜心备战,公元前494年,率报仇大军杀向越国。越国水军几乎全军覆没,越王勾践逃到会稽山,越国向吴国屈辱求和。
根据吴国的要求,越王勾践带着夫人和大臣范蠡去吴国服苦役。越王给阖闾看坟,给夫差喂马,还给夫差脱鞋,侍候夫差上厕所。勾践三人受尽讪笑和羞辱。为图复国大计,勾践坚韧地忍耐着吴国对他的精神和肉体熬煎,对吴王夫差更加尊敬驯服。
夫差生病,勾践观其粪便察看病情令夫差非常感动。三年苦役期满,吴王放勾践回国。勾践君臣相见,抱头痛哭,立志雪耻报仇。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吴国受辱的情景。他睡觉时,躺在乱柴草之上,夜夜不得安眠,睁眼便是励精图志,早日报仇!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示自己时时不忘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验。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勉图强,早日灭吴雪耻。
勾践又采纳大臣文种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军臣,杀害伍子胥;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不问正事,加速吴亡。勾践施行的美人计最厉害。夫差在美人西施的美色迷惑下,根据越国的心愿和设想的步骤,一步步走向灭亡。公元前???年,越王乘夫差去黄池会盟,偷袭吴国胜利,吴国只好求和。后来越国再次起兵,灭掉吴国,夫差自杀身亡。
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的故事始终在流传,然而有人提出疑问:历史上真有“卧薪和尝胆”这回事吗?
卧薪尝胆历史典故3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他的儿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以为有机可乘,确定出兵攻越。伍子胥一再劝阻,但没有效果。结果,阖闾战败,自己也身受重伤,
卧薪尝胆历史典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