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1)(1)(共11页doc).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资料推荐…………………………………………………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触电压的危险,可用PVC管或竹筒将引下线加以保护。
采用多根明装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验引下线和接地线的连接状况,~。利用混凝土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必须将焊接的地线连接到首层配电盘处并连接到接地端子上,可在地线端子处测量接地电阻。
每栋建筑物至少有两根引下线(投影面积小于50m2建筑物例外)。避雷引下线最好为对称位置,引下线间距离不应大于20m,当大于20m时应在中间多引一根引下线。
设计要求接地的幕墙金属框架和建筑物的金属门窗,宜按设计要求就近与接地引下线或均压环连接可靠,连接处不同金属间应有防电化腐蚀措施。。
避雷引下线暗敷设做法:
首先将扁钢(或圆钢)用手锤(或钢筋扳子)进行调直或抻直。
将调直的引下线运到安装地点,按设计要求随建筑物引上,挂好。
暗敷在建筑物抹灰层内的引下线用卡钉分段固定。
及时将引下线的下端与接地体焊接好,或与断接卡子连接好。随着建筑物的逐步增高,将引下线敷设于建筑物内至屋顶为止。如需接头则应进行焊接,焊接后应敲掉药皮并刷防锈漆和面漆(现浇混凝土除外),并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验收,做好记录。
利用主筋(直径不少于Ф16mm)作引下线时,按设计要求找出全部主筋位置,用油漆作好标记,按设计位置标高做好焊好测试点,随钢筋逐层串接至顶层,焊接出一定长度的引下线至接闪器,搭接长度不应小于6D,做完后请有关人员进行隐检,做好隐检记录。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八月一日2021年8月1日星期日12:50:26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八月一日2021年8月1日星期日12:50:26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八月一日2021年8月1日星期日12:50:26
当主筋采用窄间隙电弧焊或电渣压力焊等熔焊连接时,不需做附加跨接线,当主筋采用搭接连接时,必须双面施焊且焊接长度不应小于6D。
避雷引下线明敷设
避雷引下线明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引下线的垂直允许偏差为2/1000。
2引下线必须调直后进行敷设,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圆钢直径10倍。,并不得弯成死角。
引下线除设计有特殊要求者外,镀锌扁钢截面不得小于48mm2,镀锌圆钢直径不得小于8mm。
有关断接卡子位置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执行。
焊接及搭接长度见下表。
材料
扁钢——扁钢
圆钢——圆钢
圆钢——扁钢
焊接
2b
6d
6d
避雷引下线明敷设做法:
支架安装应尽可能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或铁件。后埋支架时应弹线及分档定位,用手锤、錾子进行剔洞,洞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首先埋注一条直线上的两端支架,然后用铅丝拉直线埋注其它支架。在埋注前应将洞内用水浇湿。
引下线如为扁钢,可放在平板上用手锤调直;如为圆钢可将圆钢放开。一端固定在牢固的机具上,另一端固定在铰磨(或倒链)的夹具上进行冷拉直。
将调直的引下线运到安装地点。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八月一日2021年8月1日星期日12:50:26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八月一日2021年8月1日星期日12:50:26
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〇二一年八月一日2021年8月1日星期日12:50:26
将引下线用大绳提升到最高点,然后由上而下逐点固定,直至安装断接卡子处。如需接头或安装断接卡子,则应进行焊接。焊接后,清除焊渣,局部调直,刷防锈漆和面漆。
将接地线地面以上2米段,套上保护管,并卡固及刷红白油漆。
用镀锌螺栓将断接卡子与接地体连接牢固。
变配电室接地干线安装
工艺流程:
测量弹线定位→支架安装→接地干线敷设固定→接地干线连接→防腐处理→标识→检测验收
变配电室接地干线应与接地体连接的扁钢相连接,室内的接地干线多为明敷,但部分设备连接的支线需经过地面,也可以埋设在混凝土内。
变配电室明敷接地干线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
敷设位置不应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并便于检查。
接地干线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时,应加钢套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套管,钢套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跨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做补偿装置。
接地线应水平或垂直敷设,也可沿建筑物倾斜结构平行在直线段上,不应有高低起伏及弯曲情况,水平度与垂直度准许偏差2/1000,但全长不得超过10mm。转角处接地干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扁钢厚度的2倍。
接地线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

避雷引下线和变配电室接地干线敷设工程施工工艺标准(11)(1)(共11页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panghuang9
  • 文件大小179 KB
  • 时间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