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姓名:刘宇萱学号: 2007145047 单位:教育科学学院 07 级学前教育指导老师:邢少颖参考文献一《如何切实化解“入园难”问题》,虞永平,人民教育, 2010,23 文摘: “入园难”已经成为幼儿教育发展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也是一个现实的民生问题。中央主要领导多次批示,要求各级政府努力解决“入园难”问题。解决“入园难”问题,对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目标, 对社会的公平、和谐, 具有重要意义。“入园难”问题的实质是可提供的学前教育相对缺乏两种表现。“绝对缺乏”是指能提供的学前教育资源的绝对数量不能满足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 表现为无幼儿园可上。这种现象在一些地方的确存在, 而且还较为严重。在另一些地区, 学前教育资源相对丰富, 绝对缺乏往往出现在特定的年份, 如一般的生育高峰期的孩子进入学前教育适龄阶段, 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 金猪宝宝) 或纪念重大事件(奥运宝宝)的心理,人为制造的生育高峰等带来的入园压力。“相对缺乏”是指适宜于幼儿及家长需求的特定水准的教育资源的短缺———不是没有幼儿园可上,而是没有适合的幼儿园可上。到底缺什么样的幼儿园?各地的情况不同,不同的家庭感受到的“入园难”也各不相同。有些家长抱怨为何不能上好的幼儿园,有些家长抱怨为何不能上附近的幼儿园, 有些家长抱怨为什么不能上优质、廉价的幼儿园,等等。 2009 年,我国的幼儿入园率为 % ,从总体上看,我国离普及学前教育还有不小的距离, 因此, 绝对性的“入园难”问题还会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区长期存在; 由于提升儿教育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对性的“入园难”也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参考文献二《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冯晓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文摘: 近年来,公众“入园难、入园贵”的抱怨声不绝于耳,不仅成为广大家长时刻萦绕心头的苦恼,也给政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理想在学前教育阶段变得极难实现。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成为从官方到民间都在求解的棘手问题。而要破解这一问题, 首先必须了解这一问题是怎样形成的。勿容置疑, 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并不突出, 这与当时幼儿园的整体结构和服务性质相对合理有关。从教育统计的口径来看, 当时的幼儿教育机构由四个部分组成: 一是教育部门办园, 即财政预算支持的幼儿园;二是其他部门办园,主要包括机关部队、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如妇联)和国有企业所办的幼儿园。其中,机关部队、事业单位等部门举办的幼儿园可以通过事业费预算等方式, 间接进入财政预算, 获得部分经费。国有企业办园则往往计入劳动成本、职工福利等,通过税前预留的方式间接地获得公共资金的支持; 三是集体办园, 包括了城市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园、街道园和农村集体办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的经费也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支持; 四是私立园。这四类幼儿园中,前三类占到幼儿园总数的 90% 左右,其经费实行的都是国家、单位和幼儿家庭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 因而, 在某种程度上都带有“公办”( 尽管不一定都是公共财政投入) 的性质, 家庭负担部分的比例不大。而且, 由于集体办和部门办园主要解决的是职工子女的入园问题, 还带有一定的单位福利性, 尽管按照今天的观点看, 其教育质量可能不太高, 但就近、方便、低价的特点起到了平衡的作用,群众基本还是满意的。然而,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企业剥离社会功能, 事业单位精简机构, “公办”性质的幼儿园,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迅速被关、转、改, 导致我国幼儿园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原先撑起我国幼儿教育大半壁江山的, 以工人、普通公务员、服务行业职工等中低收入家庭子女为对象的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急速萎缩, 取而代之的是完全靠家长付费且要从中盈利的民办园! 公共资金对幼儿教育的支持实际上变得越来越少! 从数据来看, 多年来学前教育经费一直保持在教育总经费的 — % ,看似没有减少,但这主要指的是拨给教办园的预算内财政支出。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原先通过事业费、职工福利费等途径间接获得的公共资金支持, 随着这类幼儿园的急速减少而几乎消失殆尽。目前,这类幼儿园仍然有继续减少的趋势。例如, 2006 年, 全国部门办园和集体办园占全国幼儿园总量的 21% ; 2008 年, 这个比例降到了 18% 。这样的办园结构已迫使幼儿教育事实上改变了公共服务的性质, 偏离了公益性轨道。民办园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兴起与发展本身无可非议, 而且在企事业单位办园和集体办园大大萎缩的情况下, 民办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入园的压力,其贡献是不容否认的。但是, 如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nfengdao
  • 文件大小80 KB
  • 时间2017-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