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客家民居阅读答案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汇报.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客家民居阅读答案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告
  副连、kelefe、我和楚山的大鸟四人一行,于1月14日至1月17日在梅州市部分地区参访了部分出名的客家民居建筑,撰写调查报告如下:
  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报亲大会和世界客家联谊会,誉称世界的“客所有”,具有浓郁的别有特色的客家风情。作为广东中山大学都市筹划二年级的学生,我们本次梅州之行就以客家优秀文化的重要体现者——客家民居建筑作为考察对象。
  考察具体状况报告
  一、梅州客家民居分类及其代表建筑简介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加上来自国内外多种文化的互相碰撞、互相融合,不仅造就了客家人独特的风俗人情,更影响了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形式。因此梅州市的客家民居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其中涉及了:围楼式、围龙式、殿堂式、中西混合式、五凤楼式、走马楼式、纵列式、四点金式、穿堂式、锁头式、下山虎式等等。而这其中更是以“围龙式”享誉中外,客家围龙屋和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最有乡土风情的五大老式民居建筑形式。
  下面我们根据实地考察状况和所见所得,就其中的五种进行具体的建筑分析和简介
  围楼式 围楼式的民居建筑有方形围楼和圆柱形围楼两种风格。它是客家人来到梅州初期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多见于闽、粤、赣边沿山区,流传时间较长,其特点:宏伟壮观,聚式群居,便于防守自卫,是目前粤东北客家地区土围楼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和长方形围楼相比,圆柱形围楼除了在形态上有所不同样之外,其构造大体相似,但是这种建筑早已被前人所裁减,目前丰顺和大埔两县毗邻的福
  建山区和大埔的英雅山还留存有部分这样的建筑物。该建筑亦被觉得“世界四大民居建筑”之一。一、圆楼——花萼楼
  花萼楼在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距县城有45公里,也即是接近广东和福建的边界处,我们足足坐了两个多小时的车,通过了崎岖曲折的山路才来到这座建于明万历36年(公元16)的圆形土楼。它距今有近4的历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广东土楼之最的称号。
  1、周边环境和概况
  花萼楼四周所有是葱绿的高山,一条小河从旁蜿蜒而过。我们沿着刚修不久的为参观此楼的游客专门修建的盘山公路百步九折了十几分钟才豁然开朗地看到了这座宏伟的建筑,而在这之前,这里是极为封闭的盆地,和外界联系很少, 这也
  是花萼楼经历了如此长的时光冲刷仍能保持原样和那么晚才被发现的因素。这座圆楼的周边还分布着部分后来加建的楼房,形成了一种依山傍水的聚落。
  花萼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构造的圆形建筑。共有三环,三环连成一体,内环为一层30个房间,二环为二层60间,外环为三层120间,共有210个房间。楼高米,楼的墙体用生土筑而成,底层宽2米,顶层宽米。
  2、花萼楼的建筑词汇
  (1)土墙和卵石墙脚
  远望花萼楼,其造型之优美让人赞叹不已,难怪日本学者茂木靖一郎专家称此类土楼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下冒出的蘑菇”。土筑的墙体不仅取材以便、适应环境,更能使居民居住舒服,冬暖夏凉。花萼楼的墙脚是运用河边的大鹅卵石拼砌而成的,在本地居民们的热心指引和协助之下我们理解到其不凡的作 用:一方面,它是建在洪水线以上,有助于围楼的排水;另一方面,紧密排放的鹅卵石互相卡住,不容易被敌人从外
  撬开,起到防御的功能;尚有,这种构造能避免毛细现象,使地下水不至于沿墙脚向上渗,起到保护墙身的作用。
  和福建的诸多圆楼同样,花萼楼的墙也是通过板筑的措施将土一层一层垒起来的。所谓的板筑,就是先用木板平衡架起,再将土倒进板间,然后人工用重物将土舂紧。据本地人简介,夯墙的用料是粘土、细石、竹筋或稻草等混合而成的,虽然材料是如此的简陋,但土墙却十分结实,4的历史也没有使它衰老。墙上只开小窗,达到防卫的规定。
  土墙对外封闭,对内开放,解决了采光通风需要的通透和防御需要的封闭的矛盾,体现为一种强烈的向心性。
  
  (2)大门和门厅
  整座楼只有一种大门供出入,大门框用厚而宽的花岗岩石板构成,大门板钉上坚厚的铁皮,这些设施是为抵御外人侵扰而特意设计的。然而,目前的铁皮因锈蚀得厉害而已经给拆下来了。大门内部一侧的土墙内藏有一条15×15cm,长约3米的木条,将其拉出插入另一侧的墙洞就成了坚实的门栓,真难以想象当时是如何将这样粗长的木条放置在墙里!福建的围楼在大门上甚至装有水幕机关,以防火攻;花萼楼却没有这样的构造,这是由于大门在重建时被拆掉了。
  我们穿过大门进到门厅时,看到一种正方形的下凹地方。这样不是很不以便进出吗?我们感到很奇怪,后来询问屋里的人才懂得,这个地方叫天井,其上是通透的,其下置有暗沟,有

客家民居阅读答案梅州客家民居建筑考察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