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诗句:梅花
美术教案-梅花
傲雪梅花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原则实验教科书《美术》 ( 湘版 ) 教材七年级上册第 4 课
教材分析: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中国花鸟画体现技法。根据国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原则造型·体无数仁人志士所爱慕,古往今来有诸多文人墨客所有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之言。 ( 展示咏梅诗词:毛泽东词《咏梅》、王安石诗《梅花》等 )
( 教师让学生表演朗读——体会诗人的乐趣 )
咏梅 ( 毛泽东 ) 梅花 ( 王安石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墙角数枝梅。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凌寒独自开。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遥知不是雪。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为有暗香来。
活动二:
分析和研究:从这些诗词里我们感受到梅花的什么特性 ? 它为什么会成为这些文人们笔下的宠儿呢 ?
生讨论答复:耐寒,性格坚强不屈,挺拔向上。
思考和讨论: 同窗们还懂得有哪些咏梅佳句吗 ? 有哪些和梅有关的影视或音乐呢 ?
学生讨论得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等。
《红梅赞》、《一剪梅》、《梅花三弄》等。
( 教师让学生吟唱,活跃课堂氛围 )
( 师生互相交流,用诗词来感受梅花的个性,用影视金曲来诠释梅花的象征性 )
* 欣赏古琴曲《梅花三弄》 ( 教师简介 )
( 师和生一同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典型名曲把对梅花的吟颂带入到高潮 )
( 三 ) 画梅
师:画梅,据古书记载,早在南梁时就有张僧繇画《咏梅图》一卷。元代的王冕亦以画梅著称,所阳梅花生意盎然,别具一格。近代画家吴昌硕、关山月等所有画有大量梅花佳作。 ( 多媒体展示画梅 )
活动三:
欣赏和分析:从这些画中你能感受到画家的一种什么情绪 ? 能感受到中国画的特点吗 ? 说说你的想法。 ( 学生互相讨论后作答 )
教师总结:坚韧不拔的意志、傲然挺拔的铁骨。
中国画以物寄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不经风雪冰霜苦,哪有梅花分外香”,今天,我们应以梅花精神自励,开拓我们伟大的事业 !( 由欣赏作品直接感受梅花的铮铮铁骨 )
三、体会、实践
1 .结识文房四宝。
2 .教师和学生一同体验笔墨的韵味。 ( 教师演示 )
传授小知识点:用笔: 中、侧锋,轻、重、缓、急等。
用墨:干、湿、浓、淡等。
( 学生在《梅花三弄》的乐曲中体验笔墨,为画梅做好前期准备。 )
四、展评、拓展
1 .展示部分用笔、用墨练习,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表扬和鼓励。
2 .部署学生课余收集自己爱慕的梅花照相和图画作品, 和和梅花有关的诗词、散文、佳句等,xx成册或办成小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第二学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在上节课的基本上,借助梅花的老式画法的学习,鼓励学生在大胆尝试中感受作品意境,并能独立完毕一幅梅花创作。
教学核心:梅花老式画法的学习。
教学难点:如何较好地把握笔墨的韵味,用生动的线、形,在宣纸上画出高洁挺拔的梅花形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国画用品等。
学具准备: 自制小册、小报、国画用品、课本等。
教学过程():
一、讨论、引入
1 .展示部分学生课余收集成册的有关梅花的诗词、小报;
2 .学生自由畅谈收集的素材,并说说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梅花给自己的感受,教师予以充足肯定 ( 学生互相交流、自主学习,活跃课堂氛围 ) 。
二、体会、实践
3 .线条的疏密。
4 .花瓣的聚散和朝向。
5 .勾花和点花。
( 二 ) 教师演示,学生体会。
( 三 ) 多媒体展示不同样画家的梅花作品及画家作画的杰出过程,学生再次体会笔墨的特点
( 通过欣赏大师的绘画过程,让学生近距离地观摩画梅的措施,感受到画梅的乐趣。 )
( 四 ) 学生尝试画梅,教师巡回指引。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参照优秀国画作品或有关诗歌、散文,大胆进行创作。
( 教师进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亲自体会画梅的乐趣。 )
三、展评、讨论
展示部分国画作业,学生自评、互评,教师予以肯定和鼓励。
评价建议:
1 .构思有什么特点 ?
2 .用笔用线与否流畅、大胆 ?
3 .笔墨韵味的效果把握的如何 ?
( 通过自评、互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四、课外拓展
师:“以物寄情”是中国老式绘画里最常用的一种手法, 同窗们还懂得梅花有哪些好友也为无数仁人志士所爱
梅花的诗句:梅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