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企业信息化八大失败案例(一).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调查显示,由于软件产品而导致的信息化失败案例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软件产品 不成熟,软件厂商现炒现卖;其次国外软件产品本土化不到位,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其 他的基本源于产品不匹配,客户小脚穿大鞋。
由于客户自身需求不明确而导致的信息化错误版本现象经常发生,给公司生产造成大量损失,老王没为这少挨领导的骂。
老王听说现在国内已经有十几家可以做PDM系统的厂商,心下大喜。2000年3月,领导 拍板,老王雄心万丈地准备上信息化,潮流一把。
2000年3到7月,老王他们先后考察了国内外好几家PDM厂商,厂商们推荐的典型用户 单位也没少跑。说实话,老王他们虽然是设计方面的专家,但对信息化实在一窍不通。不
过,一看别的企业搞得这么好,心里羡慕极了,没顾上反思这样“一片大好“的形势是不是 有点不太对劲,再加上那家软件公司的产品还是行业协会推荐的,老王他们很快就选定了, 领导拍板:总投资150万,项目上马。
从 2001年 1月签约开始算,已经3个月过去了,软件公司先后派来了三批项目人员。但 是让老王大失所望的是,他们提出的方案根本无法通过,执行过程中更是显得经验不足。 方案一改再改,交付日期一拖再拖,直到2001年 10月,也没有办法完成中期验收目标, 完全没有了当初投标时那种“一切包在我身上“的气势,只是一味地要求拖延时间。
来自对方项目人员的一次酒后真言让老王恍然大悟:原来PDM是最近开始发展起来的一个 新方向,该公司自身也对PDM 一知半解。但是国内企业对PDM的需求又迫在眉睫,为了 能够抢占市场,只好临时组建一支队伍,现炒现卖。
项目人员闭门造车而成的系统成熟度自然可想而知。 2001年12月,软件公司干脆就中止 了项目推进,老王他们开始自己录入数据。直到2002年 4 月,又一批项目人员进入公司, 才开始重新整理前期工作。卷土重来的项目人员对未完成部分先后发了几个实验版本,都 因与系统冲突较多没有投入使用。
到此时老王确信,这个产品的开发管理明显成问题,由于缺少测试环节,产品不成熟,项 目执行过程怎么可能不反复!
2002年5月,分管行政的副总经理终于对项目失去了信心,决定暂停使用PDM,老王也 被领导痛批,要求他对这件事情负责任。 2002 年 6 月,老王终于递了辞职信,离开了公司。
后来,老王听说2002年8月A公司正式结束了项目。而直到结束的那一天,各种信息化 模块离规划方案仍然相差甚远,一百多万元都打了水漂。
点评:
转炉瓜子、糖炒栗子,当然是热乎出锅的好。但是上信息化系统,要赶时髦,您还是悠着 点儿吧。不成熟的产品成为国内信息化项目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什么叫成熟产品?只要有一个成功案例的产品就是成熟产品! ''某国内大型软件公司CEO 的这个经典观点为人们所传颂,其中显而易见的逻辑错误不提也罢。PDM ?我们做! PLM ? 我们也做!刚刚起步的中国软件企业居然一夜间全成了万能公司。而没有经过严格测试等 环节的软件产品只能给客户带来悲剧。
三:水土不服
失败理由: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本土化是洋ERP要过的第一关
2002年6月,号称"中国ERP第一案"的北京三露诉联想案在经历了 15个月的马拉松式审 判之后终于有了定论:用户方(北京三露厂)"退货" ,实施服务方给付用户方200万元人 民币。
1998

企业信息化八大失败案例(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yudian11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