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群众对信访工作意见2篇.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群众对信访工作意见 2篇近年来, 随着各项改革逐步深化, 许多矛盾日益显现, 在部分群众中形成了只要有问题、有诉求就上访的局面, 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特别是一些上访人不愿意进入法律程序,在各级机关和重要场所重复上访、无理缠访等非正常上访, 耗费了大量的社会管理成本。针对群访、越级访、无理访等问题, 如何采取有效对策, 才能既确保群众合法权益, 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对于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 促进地方的和谐进步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大《信访条例》以及信访政策法规宣传,提高群众对信访法规的知晓率。引导群众要依法有序上访, 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找领导。 2 、组成由司法、法律援助机构牵头,社区等非政府部门成立第三方公益性质的调解组织, 在发生信访案件时, 及时介入, 提供法律帮助、心理疏导、政策咨询等, 引导当事人通过正常渠道维权, 提出公平公正解决方案, 为当事人解决实际问题, 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减少和防止非正常上访案件的发生。 3、“三级信访”程序走完后,对上访人仍然不服的,通过举办由信访案件相关人员组成的听证会,满足信访人感情宣泄的心理需求, 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促使信访人放弃过多或无理要求, 劝其息访。 4 、对于信访事项经过办理、复查和复核程序,信访人应息诉息访而仍然缠访、闹访, 扰乱社会秩序的非正常上访行为或故意挑拨离间, 散布谣言, 恶意制造事端的行为, 应依法严厉打击, 切实依法维护信访秩序。群众对信访工作意见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 各类复杂的社会矛盾也接踵而来且日益突显,少数部门或单位工作人员对待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采取敷衍推诿的态度, 导致群众诉求无门而转向上访, 致使信访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为适应新变化、新形势, 我县信访部门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特别是通过建立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使得信访渠道更加畅通, 也拉近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化解了大量的社会隐患, 促进了社会稳定与和谐。如何更进一步地做好今后的信访工作,是我县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必须首先解决好的重要课题。一、当前信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访工作纷繁芜杂, 导致群众上访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 但究其根本,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 少数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服务意识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和工作方法不到位。有的单位和部门领导干部一方面在对待群众上访时态度不够热情、工作不够积极、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够大, 没有顾及到群众的利益和意见, 另一方面在对待上级部门交办的信访案件时, 采取应付了事的态度, 没有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也是草率行事, 没有将工作立足点和目的放在彻底化解矛盾上, 致使办理案件质量不高, 群众反复上访和越级上访。二是决策制定不够民主。有的单位和部门在决策过程中不够科学民主, 不注重听取民意, 政策制定的连续性、权衡性和利民性考虑不够, 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也没有注意做好前期宣传工作, 经常采取强硬的工作态度, 容易激发社会矛盾, 造成群众上访。三是工作作风不够踏实。一些单位和部门的领导为出政绩, 在实施工程或制定政策时完全不顾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 做一些有违民意、失去民心的“形象工程”,致使群众利益受损,引发群众集体上访; 四是宣传工作不到位。深入人心的宣传教育工作是提高认识、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有的单位和部门对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没有对群众进行及时到位的宣传解释, 使得群众对问题的认识不够,在对待新事物时不能理性对待而引发矛盾。(二) 群众的思想观念上也存在着很多误区。一是群众对信访条例认识不够, 在碰到问题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要按照信访程序诉求, 也不会去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 而是片面的认为, 不管什么问题只有找到上级部门和大领导就能很快解决, 只要上级部门和大领导批了字, 下面的部门才会去把事情办好。二是认为不论碰到什么问题, 多找几个部门和领导反映总不会错, 参与信访的部门越多问题就能更快的得到解决。三是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政府就是怕人多、怕人闹, 试图通过制造舆论压力和群众压力来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四是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 很多涉法问题也希望通过到政府部门上访来解决。(三) 信访工作机制相对滞后。一是信访服务网络的构建相对滞后。当前, 许多乡(镇) 和部门虽然有专门负责信访工作的领导和干部, 但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基层信访机构, 各乡(镇) 和部门之间的联系也不够紧密, 基层信访网络还没有真正联为一体。二是上下级部门的信访对接工作滞后。有些单位和部门遇到信访问题仍停留在过去简单应付的层面,依法信访意识

群众对信访工作意见2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jgjsfg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