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戏和琵琶记》.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第一节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大典》,人们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精选课件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载《永乐大典》13991卷裙包土,修筑坟茔。然后身背琵琶,上京寻夫。可蔡二郎不肯相认,竟放马街衢,揣踏赵贞女。致使天神震怒,雷轰蔡伯伯喈。故事的结局是玉石俱焚:马踏赵贞女,雷轰蔡伯喈。
精选课件
蔡邕其人
蔡邕yong(133-192),字伯喈,陈留圉(yǔ)人(河南杞县)也。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与曹操善。女蔡琰。
精选课件
蔡琰 字文姬
精选课件
(二)高明的改编
高明的《琵琶记》》题目中有四句诗
极富极贵牛丞相,施仁施义张广才
有贞有烈赵五娘,全忠全孝蔡伯喈
自然原著中悲剧的结尾也被扭转为“满门旌表”的大团圆。
精选课件
高明改编的动因和目的何在?
1时势使然
在《赵贞女》产生和广为传播的宋代,负心婚变堪称热门话题,当时的官本杂剧、诸宫调、鼓词、话本、笔记小说中都有这类故事,在南戏中描写此类故事的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负桂英》、《张协状元》等近10种。负心婚变母题在宋代文学中呈现如此盛况,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
精选课件
作为社会的精英,饱读圣贤书的儒生没有成为道德的传承者,反而屡屡做出负心薄幸的行径,自然激起人们的反感,大量严厉谴责负心书生的作品应运而生。到了高明创作《琵琶记》的元代末期,这种社会风气已经发生逆转。
元代儒生的地位一落千丈,他们失去了优越感,“发迹”已是遥不可及,更勿论“富易妻”,此时《赵贞女》故事谴责负心的主题已失去了现实的基础,显然也难以满足观众的期待了。
精选课件
2作者本人的思想
高明,浙江瑞安人。元至正五年(乙酉)进士,做过多任地方官。史载他为官练达,正直慷慨,颇有政绩,甚得民心。后因不愿奉承上司,以“论事不合,避不治文书”。数年的宦海沉浮,也使他感悟到功名为忧患之始,萌生了隐遁的念头。于是辞官归里。
精选课件
高明是理学家黄溍的门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纲常名教。从他所存的诗词文散曲来看,其中就有对官场险恶的感叹,也有要在山林丘壑中寻求心灵平衡的表达。从中可以看出他壮志消磨后独善其身的操守。高明终其一生并未走出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的心灵藩篱;始终没有放弃对伦理道德的信仰与忠诚。
精选课件
高明正面鼓吹忠孝节义的作品:《王节妇诗》揄扬守节不再嫁的妇女;《华孝子故址记》盛赞孝子。他还大力宣扬孝义,他的好友刘基在《丽水陈孝女传》中记载了高明的一件善举:当时有陈氏女子,割股疗亲,在继母死后,又出家为尼。高明将此事上表,朝廷降执旌表其门,每月给米,养其终身。高明的南戏《闵子骞单衣记》与崇敬孝行的人物有关。
精选课件
3蔡邕:孝、友、忠、信
蔡邕
曹操
董卓
王允
焦尾琴
熹平石经
精选课件
熹平石碑
精选课件
三 思想倾向:
作者在第一出“副末开场”中说:“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琐碎不堪观。正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又说:“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共妻贤。”
精选课件
1题材:佳人才子,神仙幽怪,关风化(子孝妻贤)
2教化:
为士大夫所不屑的南戏也可以成为教化的工具,成为“载道”的工具,抬高了南戏的地位与价值。
精选课件
3“动人”
实际上就是悲剧的审美效应。引起观众的同情和共鸣。
冯梦龙认为:“读高东嘉《琵琶记》而不下泪者,必非孝子。”
陈眉公则说:读琵琶令人鼻酸,从头到尾,无一句快活语。《陈眉公先生批评琵琶记·书末总评》
《毛声山评第七才子书琵琶记》第一出题词:文章之妙,不难于令人笑,而难于令人泣。盖令人笑者,不过能乐人,而令人泣者,实有以动人也。
精选课件
4情节
三逼
父亲逼试
三不从
三屈从
皇帝逼官
丞相逼婚
精选课件
5伦理本身的矛盾
尽孝:显亲扬名 “不为禄事,所以为不孝”
皇帝不允许辞官“王事多艰,岂遑报父”
为皇帝尽忠,与为父亲尽孝,但忠孝不能两全。做忠臣便不能做孝子,做孝子便不能做忠臣。这就是封建伦理本身的矛盾,引发了观众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君臣父子,在封建伦理纲常的框架下,蔡伯喈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臣子、儿子),是被父亲、君王支配、评说的。他的个人愿望是无人理会的,难以坚持。所以才有三不从,他以尽孝为由,却被父亲、君王以更冠冕堂皇的理由驳回。蔡伯喈没有最终的解释权,决定权。(在强者手中)
精选课件
由于封建伦理本身的不周全,使蔡难以违抗,又无所适从,只能是任其拨弄,随波逐流。由此,本剧从悲剧人

《南戏和琵琶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450 KB
  • 时间2022-06-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