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结识优秀教案毫米的结识
毫米的结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毫米的结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课型新授课设计阐明学生此前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措施。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措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
毫米的结识优秀教案毫米的结识
毫米的结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毫米的结识及毫米和厘米的关系课型新授课设计阐明学生此前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的长度措施。本节课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措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
,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
通过用直尺测量,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测量成果不是整厘米,就要谋求新的途径,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通过找一找、测一测、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了毫米的有关知识,建立了毫米的长度观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达到了学习效果。
、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她们初步结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朴的换算。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部分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学会和她人合伙,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学习核心建立较为对的的“1毫米”的概念。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米尺。
学具准备: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学时安排1学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创设情境,揭示新课。(6分钟),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达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宽和厚大概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宽和厚不是整厘米,该用什么来表达呢?是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
“毫米的结识”。
。
。
。
。
。
1米=()厘米100厘米=()米9米=()厘米400厘米=()米5米=()厘米答案:**********二、实践操作,动手测量数学书。
(25分钟)“1毫米”的表象。
(1)指引学生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并估一估大概是多长。
(2)引导学生用教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
(3)引导学生测量时引出毫米。
“1毫米”有多长。
(1)学生报告1厘米的长度里有多种小格。
(2)展示: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提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到“毫米”作单位?教师总结:长度或厚度为1毫米的物体有诸多,如身份证的厚度、1分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等。
:目前你觉得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10毫米=1厘米1.(1)学生思考、交流。
(2)小组讨论和书中的小朋友估计数值的差别。
(3)实际操作,当用厘米
毫米的认识优异教案毫米的认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