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然辩证法课件文档(学习笔记).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绪论 1、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 它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 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 2 、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辨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的。 3 、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因而对于理论自然科学也是有效的。(一)理论思维的含义恩格斯有一句著名的论断:“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的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理论思维在科学探索与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什么是理论思维呢?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告诉我们: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达到思维, 达到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 了解它的规律性, 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的内部联系, 也就是达到理性认识。而思维的任务就在于通过一切迂回曲折的道路, 去探索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事物和过程的依次发展的阶段,并且透过一切表面的偶然性,揭示这些事物或过程的内在的规律性。龚育之在论述思维时指出: “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人用感性形象不能图摹的东西, 可以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的思维来把握。”可见, 理论思维就是洞察事物实质, 揭示事物本质或过程的内在规律的抽象思维, 即根据事物固有的内在规律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或遵循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统一。(二)理论思维的作用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 不能说是一个成熟的民族; 同样, 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科研工作者, 不能说是成熟的科研工作者。(1) 理论思维是探索新知识线索的向导(2) 是创立科学语言和概念的最有效的工具(3) 是战胜谬误的强有力的武器; 如冥王星地位的重新确定( 4) 是创建新的科学体系的动力机制(三)如何培养理论思维 1 、理论思维能力只有通过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我们的科学创新之所以赶不上欧美,科技实力比欧美落后一大截,除了经济因素外, 最直接的原因是: 我们的高校普遍严重地忽视了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 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杨振宁先生以其亲身体验说: 西南联大教会了我严谨, 西方教会了我创新。正是这十分重要的两点,为他登上诺贝尔领奖台奠定了基础,而这基础中的第二点却不是从中国得到的。恩格斯说:理论思维“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 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因为, 只有不断地与历史上具有极强理论思维能力的第一流思想家对话, 才能锻炼我们的思维, 激发我们的创造热情, 爱因斯坦之所以在物理学领域取得划时代的巨大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得益于他的深沉的哲学气质, 他 13 岁就阅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 在大学还专门研究了《科学思想理论——康德哲学》, 他从一开始就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去把握物理学的每一个概念, 去把握外部实在的世界。如果不认真研读历史上的大思想家的著作, 那么思维方式就只能停留在他们之前, 甚至仍然可能重复早已被纠正的古代人的错误。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遵循一位优秀的作者的线索, 比自己完全独立地重起炉灶要省力些。”这就是告诉我们, 只有充分尊重并消化前人的研究成果,才能把自己的理论思维奠定在坚实的基础上。 2、理论思维不仅有赖于对于先行理论研究成果的广泛了解, 更有赖于立足于千百万群众的伟大社会实践,以及对于这些先行理论作批判性的审视。理论最深厚的源泉来自于生活本身, 来自于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只有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 敏锐地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时代的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使自己在接触各种先行理论与纷纭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汹涌澎湃的各种思潮时,有一个坚定的立足点,有一个明确的坐标系。 3 、以科学大师为榜样, 培养理论思维。科学大师钱学森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作为研究和观察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他不断地、反复地公开申明自己的信念:所有当代科学技术都应该归入到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哲学指导下的知识体系之中。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指导下, 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才能取得真正的新成就, 否则就会走弯路或步如歧途。钱学森公开申明并要求科技界处处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自己的科技活动, 是出于他深刻的科学思想, 对世界自然科学成就的充分把握, 对自己半个多世纪的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技术实践的经验总结, 和由此产生的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坚定不移的信念。二、自然观: 宇宙的诞生 1 、盖天说; 2 、浑天说; 3 、宣夜说; 4 、地球中心说; 5 、太阳中心说。三、生命的本质生命是蛋白质的存在方式。生命的本质是一个核酸---- 蛋白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可不断繁殖的物质反馈循环系统四、人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主要表现为: 1 、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 2 、人所生活的自然界,总要打上人类的烙印。实践是人和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 1, 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 2.

自然辩证法课件文档(学习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 文件大小82 KB
  • 时间201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