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纪录片以讲故事的方式,客观真实地记录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 本文以影片《子熊故事》为出发点,简要分析电影纪录片在真实性、故事性以 及人文性三方面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电影纪录片美学特征真实性故事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J952《子 熊故事》在拍摄过程中用到了驯兽师驯养的熊,还有模型(比如熊妈妈被石头压 死的镜头),这就是说,导演让雅克•阿诺参与了摄影机的“记录”活动,但是 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却丝毫未察觉,从而形成了观众心理上的真实感,即“主观 的真实”。
钟大年教授认为,在纪录片中,真实性是就事实而言的,逼真感是就作品的 语言系统而言的,而真实是就观众的体验而言的。创作者通过创作活动将几者统 一起来,才使真实地(观众的感受)反映(逼真的语言系统)现实生活(事实的真实 性)成为纪录片创作理想境界的基础。同]亚里斯多德认为,只有真的事物才是美 的。所以,真实性是电影纪录片最突出的美学特征之一。
二、 故事性
詹姆逊曾指出,“文化从来就不是哲学性的,文化其实是讲故事。观念性的 东西能取得的效果是很弱的,而文化中的叙事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小说 是叙事,电影是叙事,甚至广告也是叙事,也含有小故事。”⑸电影是运用丰富 的镜头语言来讲故事,纪录片是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真实再现客观环境。大多数 人喜欢看电影而不是纪录片,就是因为纪录片的故事性比较弱。电影纪录片加入 电影的故事性元素,消弱了纪录片的枯燥和乏味,增加了影片的戏剧性和表现力, 形成了电影纪录片独特的美学特征。
《子熊故事》以小熊约克的活动贯穿始终。无论是小熊约克在觅食的过程中 失去母亲,还是与灰熊之间建立起来的情谊;无论是猎人与灰熊的复仇交锋,还 是与原始森林之间的互动,都是充满了环环相扣的曲折性与故事元素。
亚里斯多德在《诗学》里说:“诗人的职责不在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描述 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是可能的事。”⑹也就是说,艺术表现的 事“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是真实的事。《子熊故事》里加入了许多想象的故事, 如小熊做梦梦到青蛙,小熊吃了毒蘑菇之后出现的眩晕感。乍看之下,我们可能 会觉得这违背了艺术的真实性原则。可是,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就会觉得这恰恰 符合了真实性原则。因为它符合小熊当时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故事”对于电影来说是虚构的,但“故事”对于纪录片来说却是真实的, 它来源于被记录的真实故事本身和编导的创作。⑺
三、 人文性
人文性是纪录片最大的一个美学特色。朱羽君教授曾指出:“纪录片是从真 实的生活中采撷素材,以生活自身的形态来阐释生活,抒发情感,升华哲理的。 纪录片表现的问题是真实生活中的一个存在,一个流程,一个片断,以此来反映 活脱脱的人生现实,给予观众一个评价生活的基点,一种真实的人生体验。这是 纪录片的美感所在。”⑻
《子熊故事》的人文关怀无处不在,它的主角不是人,而是一只“拟人化” 了的小熊约克。小熊的一举一动都让人产生一种错觉,好像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 孩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家,从此,它开始流浪和历险。约克在流浪过程中,遇到 了一只受伤的灰熊。小约克为灰熊舔伤口,它那纯洁无瑕的眼神,多么令人爱怜; 灰熊为小约克抓鱼,一条又一条,多么令人感动;影片结尾约克和灰熊睡在一起, 你推我搡,多么温馨的画面呀!谁能说这不是一对真正的父子啊?
猎人在《
浅析电影纪录片的美学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