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血糖波动的评价指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docx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莫一菲,周健,贾伟平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以及导致波动和氧化应激存在相关性。Ceriello
等采用正胰岛素高葡萄糖钳夹技术,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波动对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不利影响比持续的高血糖更为严重。但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却没有发现上述
关系。如Wentholt等证实了1型糖尿病,患者的MAG医口24h尿8-异前列腺素F2a排泄率无相关性。针对上述问题,Monnier等最近开展了一项由139例糖尿病患者参与的研究,结果
显示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显著高于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以及1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HbA1c及MAGE匀
呈显著正相关,而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以及1型糖尿病患者中,上述相关性消失。同时口服降糖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胰岛素后氧化应激水平明显下降,而加用其他口服
降糖药则无显著改变。研究结果表明:(1)平均血糖水平升高和血糖波动增大都会在2型糖
尿病中造成氧化应激;大幅度的血糖波动可以加速氧化应激;(2)胰岛素对机体的氧化应激
有抑制作用。Ceriello等最近也证实在急性高血糖环境下,胰岛素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和内
皮功能失调的产生,为上述难题初步提供了较为一致的解释。
2 .血糖波动与内皮功能:Azuma等通过对GK大鼠分组,分别给予2次/d喂养和随意喂养,
发现2次/d喂养即有急剧血糖升高的GK大鼠比长期高血糖的GK大鼠动脉内皮上黏附的单
核细胞显著增多,且动脉内膜显著增厚。Buscemi等通过对3组个体,即不患代谢综合征、
患有代谢综合征不患2型糖尿病,患有2型糖尿病的75例研究对象,测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计算48h连续测得血糖值的变异系数。结果提示血
糖波动的早期改变可能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已影响内皮功能。Chen等将36例2型糖尿病患者
分为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不合并动脉硬化组,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发现,随着动脉粥
样硬化的进展,MAGE也逐渐增高,且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年龄、糖尿病发病时间、MAGE
相关,故认为血糖波动可能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另外,我们课题组研究发现血
糖波动是在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之一。
新近对3508名社区正常糖耐量人群应用OGTT30min后血糖与空腹血糖的差值来评估糖负
荷后的血糖波动,结果见到在男性及绝经后女性人群中,糖负荷后的血糖波动与蛋白尿水平
呈正相关,但是在绝经前女性人群中相关性消失。而2009年Monnier等更是提出了血糖管
理的“四联法”:即HbA1G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MAGE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提出了新的方向。
3 .血糖波动与慢性并发症:血糖波动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是目前颇有争议的话题。Marcovecchio等总结提出急性高血糖可能通过增加氧化应激、增加循环中的黏附分子、升高血压、损害内皮细胞功能、导致血脂异常等多种途径造成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另一方面,
还可以通过增加肾脏的

血糖波动的评价指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suyuan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2-06-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