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免疫学概述
编辑课件
免疫学概述
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二、免疫学发展简史
编辑课件
一、免疫学的基本概念
(一)免疫(Immunity)是指生物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以维护自身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二)免隆抗体(monoclonal Ab)技术的建立,使制备抗体的技术从机体水平跨越到细胞水平。
编辑课件
(三)现代免疫学时代
1975年后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从基因水平揭示了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内在联系与机制。如:B细胞及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产生的机制;活化信号转导通路;细胞程序性死亡途径;认识了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发育过程。
现代免疫学是以分子、细胞、器官及整体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新兴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学科之一,推动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全面发展。
编辑课件
第二篇
免疫分子
编辑课件
第一章 抗原
抗原的一般概念
抗原的免疫原性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的分类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编辑课件
抗原的概念
抗原(antigen,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抗原的两种特性: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免疫反应性(antigenicity),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凡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只有抗原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半抗原+蛋白质——完全抗原
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称为载体。
编辑课件
抗原的基本特性
编辑课件
第一节 抗原的免疫原性
抗原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异物性
二、一定的理化性状
三、完整性
四、宿主的遗传性
编辑课件
一、异物性
异物是指化学结构与宿主的自身成分相异或机体的免疫细胞从未与它接触过的物质。异物性的物质包括以下几类:
1、异种物质 如:马血清蛋白、各种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人体而言都是异种物质,具有强的免疫原性。
2、同种异体物质 如:ABO血型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3、自身抗原物质 如:自身组织成分结构改变、隐蔽性自身成分暴露构成自身抗原。
编辑课件
二、一定的理化性状
大分子胶体物质 凡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分子量都较大,一般在10kDa以上,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从化学组成来看,凡含有芳香族氨基酸(尤其是酪氨酸)的蛋白质,其免疫原性较强。从结构来看,结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越强。
分子构象与易接近性 分子构象是指抗原分子中一些特殊化学基团的三维结构,它决定抗原分子是否能与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相互吻合。易接近性是指抗原分子的特殊化学基团与淋巴细胞表面相应的抗原受体相互接触的难易程度。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决定簇(基)
载体决定簇和半抗原决定簇
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编辑课件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编辑课件
一、抗原决定簇
1、概念 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是指抗原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为表位(epitope)。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抗原通过AD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结合,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
2、种类和数量 一个抗原分子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不同的AD ,一种AD决定着一种特异性,多种AD决定着多种特异性
3、部位 位于抗原表面的AD能直接被相应淋巴细胞所识别,称功能性决定簇,存在抗原分子内部的AD无激发免疫应答的功能,称隐蔽决定簇。只有经理化因素处理后,使之暴露可能成为新的功能决定簇。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2、交叉反应的真相
复杂抗原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
不同抗原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簇。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编辑课件
三、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两种来源不同的抗原,除各有其主要的特异性抗原决定簇外,相互之间也存在部分相同的抗原决定簇,这种共有的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亲缘关系很近的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称为类属抗原。
无种属关系的生物之间存在的共同抗原称为异嗜性抗原。
一种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与其他含有共同抗原的物质发生结合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编辑课件
伤寒杆菌
肠炎杆菌
人体
人体
抗体
抗体
交叉反应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各种病原微生物
细菌的外毒素和类毒素
《疫学概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