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1 / 31
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板块构造与地震?考试重点
1.泛大陆:古生代末期〔距今约 亿年前〕地球外表只有一个完整的大陆,位于今天北
极和非洲之间及其周围地区,称之为泛大陆。
2.离极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1 / 31
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板块构造与地震?考试重点
1.泛大陆:古生代末期〔距今约 亿年前〕地球外表只有一个完整的大陆,位于今天北
极和非洲之间及其周围地区,称之为泛大陆。
2.离极漂移:由于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因此而造成的地球赤道膨胀局部对泛大陆吸引使得
泛大陆缓缓向赤道方向移动,称之为离极漂移。
3.热剩余磁:岩浆岩在地球磁场中因温度降低而获得磁性的现象。
4.沉积剩余磁:细小物质颗粒沉积下来在形成岩浆岩的过程中,带有电磁性的颗粒受到地
球磁场的作用有规律的排列,使得沉积岩具有一定的磁性,此现象称为沉积剩余磁。
5.天然剩余磁:热剩余磁和沉积剩余磁二者均是古电磁场在其形成时期凝结在这些岩石上
的磁性痕迹,均为天然磁性,从地学上讲称为化石磁性。
6.大洋中脊:延续伸展 6万公里的海底山脉,绝大局部在大洋之间,称之为大洋中脊。
7.东太平洋隆起 :海淀山脉在太平洋东部向北偏东的向伸展,主山脉终止在北美洲西海岸
的加利福尼亚州附近,因在太平洋海底位置偏东,故叫东太平洋隆起。
8.中央裂谷:海底山脉的中轴线部位深深的峡谷。
9.热流量:地学科学中用来表示地球内部向外散热的物理量〔单位:微卡 /〕。
10. 本尼奥卜带:1954年南斯拉夫科学家本尼奥卜发现由海沟向大陆倾斜的带类地震
震源分布由浅到中到深,地学将这种地震震源分布规律称为本尼奥卜带。
11. 无震海岭:与大洋中脊〔海岭〕呈垂直方向,伸展的由火山岛,火山锥组成的海
底山脉,因为附近没有地震发生,故称为无震海岭。
12. 极性期:地球磁场保持一定方向的时期〔规定与现在地磁场方向一致的磁场为正
向〕。
13. 极性事件:在极性期内有一些以几十万年为间隔,持续几万年的地质反向现象。
14.莫霍面:地壳外层物质密度发生不连续变化的界面,1909年南斯拉夫科学家莫霍洛维奇最先发现,为纪念此人,故称之为莫霍面。
15. 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把地壳及地幔上层同时同步运动的局部划分为同一个层次,
称为岩石圈。
16.软流圈〔层〕:板块构造学说把地幔上层之下〔岩石圈之下〕广泛存在的一个低密度的层面称为软流圈〔层〕。
17.
全球板块分布:六大板块:①欧亚板块;②西大西洋板块〔美洲板块〕
;③太平洋
板块;④非洲板块;⑤印度-澳大利亚板块;⑥南极洲板块〔南冰洋板块〕

18.
板块边界接触类型:㈠别离型接触边界;㈡会聚型接触边界,包括①海沟俯冲型;
②地缝合线型;㈢转换断层型接触边界。
19.
消减带:板块发生消亡和减少的地带。
20.
赫兹的海底扩张论和霍姆斯的假设
:①霍姆斯假设:大洋地壳是典型的由玄武岩
和其上的硅铝层〔 Si-Al〕组成,地壳之下是地幔,地幔对流是在地壳之下进行的,它撕
裂并推动其上地壳的运动;②赫兹的海底扩张论:从根本上否认了由硅-铝 (Si-Al)、硅
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2 / 32
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镁

板块构造与地震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行的大米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