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ppt前请欣赏本组自编小话剧:《校园敌战计之自习课》
第七计无中生有
一、基本了解
来源
无中生有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有的称为兵家)老子《道德经》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中生有之计有三种含义。
1、凭空捏造:把不存在的东西说成事实,把张三的帽子给李四戴,把蚊子说成大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灭敌人,陷害他人,为自己谋得利益。
2、以假代真:把假的装扮成真的,化假为真,以此招摇撞骗,试探风声,捞取好处。
3、无事生非:在敌方处于平静、无纷争的情况下,我方利用虚假的情报或制造谣言,使敌方发生混乱,然后我方乘机而入,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利弊
无中生有与实事求是和光明磊落形成鲜明的对照,为一切正派人士所不齿,但在军事、政治和外交斗争中,无中生有则是敌我双方均可使用的一柄双刃剑,舞得好可以达到置对方于死地的目的,舞得不好则会伤及自己。究竟怎样才能舞好这柄剑,达到持剑者的目的,就看舞剑者自己的水平了。接下来举个伟大帝王刘邦的例子来证明。
史记案例
《史记高祖本纪》讲了汉高祖刘邦的一段轶事,刘邦还在沛县当一个小小的亭长的时候,有一天持剑,用剑砍死了一条横在路上的长蛇。被广为传送。这是因为刘邦杀死的是一条白蛇,白蛇非常难见到。所以说呢?杀死一条白蛇就会变成一件很惊天动地的事情,很了不起的事情,迅速就会传开。
没多久,有个老太太就在他斩杀白蛇的地方,坐在地上哭泣,过往的人就要问她什么要哭?她说我怎么能不哭呢?我的儿子是白帝的儿子让赤帝之子给杀死了,我当然难过。这一下子这个故事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开了。说刘邦杀死一条白蛇,这个地方出现一个老太太,这个老太太说白帝之子被赤帝之子杀死了。那这不就是等于说刘邦是赤帝之子吗?而且那老太太传得很是玄,老太太哭完人就不见了,一眨眼就没有了。这肯定不是见了鬼,就是撞上神了。马上刘邦的脑袋后面,就冒出一圈光环来,所有的人都开始不再他看作是个普通的人。而是觉得他是一个大人物。这个时候正好赶上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发誓要推翻秦王朝。于是,刘邦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他就到他的乡里面,把那些对他顶礼膜拜的人召集了一下,拉起一竿子人马,跟随陈胜、吴广汇入到起义军的洪流之中。
到了后来,当然了整个天下,归到了刘邦的手里。他开始创了西汉两百年的天下。刘邦之所以能够胜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摸透了人的心理,什么心理呢?就是盲从、迷信、愚昧、无知。愚昧、无知就会盲从,就会迷信,所有不可能的事情,最后变成可能,就是因为你对不可能怎么向可能实行转变?你不了解,你会道听途说,你就会信以为真,你就会相信世界上有奇迹。那么利用这样的心理,那些对你实行无中生有的计的人就可能得逞。
于是就出现了司马迁在《高祖本纪》里记录的这样一段故事
启示
这一计应该说防范起来比较难,所以说要防范它怎么办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三个字,不轻信。这三个字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就非常难了。要做到这三个字,何其之难,因为轻信是人的天性,所以说呢?中国人才会总结出这样一句话,谣言止于智者。当有人造谣滋事,造谣生事的时候,当有人牌示构陷一些阴谋的时候,购置一些阴谋的时候,这个时候只有那些清醒的聪明的人才可能让这些东西尘埃落定,让这些东西停止下来。
第八计暗渡陈仓
一、基本了解
含义:
1、比喻表面故作姿态,暗地里另有所图。故意向敌人的某一方向进行佯攻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利用敌人已决定在这一方面固守的时机,悄悄地迂回到另一地方进行偷袭。这就是《易·益》卦中所说的趁虚而入,出奇制胜。
2、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引申开来,是指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人不备的策略,也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来源
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韩信暗渡陈仓计
秦朝被推翻后,企图独霸天下的项羽,知道最难对付的敌手是刘邦,便故意把巴、蜀和汉中三个郡分给刘邦。封刘邦为汉王,想把刘邦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而把关中划作三部分,分给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看守,以便阻塞刘邦向东发展的出路。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地九郡,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的地方,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都城。
刘邦慑于项羽的威势,不得不暂时领兵西上,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在险峻的悬崖上用木材架设的通道)全部烧毁。一是为了便于防御,二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以松懈他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拜萧何推荐的韩信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韩信拟定了东征的计划后,命令樊啥、周勃等带领大队人马去修栈道
36计败战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