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与出世》
感悟精选(1):
人生的入世与出世
做一个入世之人,留一种出世之魂,让生命走向深刻与辉煌。出世是一种漠然,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应付生活;而入世则是一种职责,以一种专心向上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出世使你不为外物所累,真切实在我脑子存在了二十一年。
也曾自己一人生活,不理世事三年,那三年里我个性享受,以为我要的就是那样的生活。
因为经济仍是依赖父亲母亲,好多俗事也都是父亲母亲解决,我才有了个看似远离凡尘的生活状态吧。
其实那时的自己就是还太年青。
可是最近,或许是母亲离去一年,去年这个时候都沉醉在母亲离去的太急忙的巨大沉痛中。一年过去了,不知他们伤痛修复的怎样,我是一个很少把情绪放在脸上的人。他们总以为我冷漠我对这事无关痛痒,他们又怎知大悲不泣的道理。母亲的走开一向像一把利刃在我的心上划,这样的痛绵长而无声。
我总以为自己最大的梦想是能够远离江湖,笑傲江湖。以为那样才能放下心中最深重的沉痛获得真切内心的清静。有时甚至很想修禅,想像乔布斯同样义无反顾去最求禅的意境。
但是,最近深刻领会了朋友不在身边,亲人离去的悲哀,我才认同了人真的就是群居动物,真的。个体离不开群体,群体却不会在乎少了谁。个体要做的就是主动在群体中谋得一席之地。有个江湖地位十分重要。且不说的那么黑暗,就从人的本性说的,上帝对人类的设定就是需要在分享中才能获得快乐的。
说来分享是件很奇特的事阿,把自己拥有的东西拿出来貌似减法的做法,结果却是变多了好多完美的东西。
其实这也是生物的本性,宇宙中没有能够单独生存的生物,所有生物都需要同类。就像武侠片里讲的,或许是世仇的两个人,当所有人都死了,江湖没了,如果再将世仇的人杀了,报了仇的人也会很难过,文艺的人会感觉是英雄相惜,其实说到底就是生物的相互依存。
看过好多心理学方面的书,几乎每一本心理学的书都会似有似无的说到一个道理,要研究人类的心理,最终仍是要回到研究动物的本性。因为人本来就是动物阿,只可是大脑比较发达有了思想意识罢了,但这些思想终究是不能替代人的动物本性的。
所以,即便能够生活在青山绿水之中,仍是不能完全脱离人类礼貌。起码需要三两奔忙于城市山林间的挚友,或许是一两本书。这都是不能脱离群体的本能在作祟。我想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一个能走开群体生活的人吧。鲁滨逊如果不是回大陆的信念一向支撑着他,也不会有他的故事让我们读。当年苏武若不是有李陵偶尔去陪他喝酒聊天,苏武也很难坚持十九年一个人子在北海放羊。看过历史的都理解,苏武自杀过好多次,不是不可功就是被李陵恰好赶到救下了。而那些从小远离了人类礼貌的人,他们不是被野兽吃了,就是融入了另一个生物群,比方狼人,就是融入狼的社群。所以人不论怎样,都需要一个群体,因为人是群居动物。
想理解了这些,我想我不再奢求找一处世外桃源,过上与世隔断的生活,那是天真的想法。现在的我想,仍是要到人最多最繁荣的大城市施展抱负。人的价值终究仍是要社会来给,我也不再消极避世,勇敢专心的应付世间纷扰。老子说世间万物皆是相生相克,没有那些纷扰,又怎样有快乐?没有江湖恩仇,又怎样会有子女情长?
我想象的世俗生活就应是这样的,我在大城市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骄傲,在青山秀水间有自己的小木屋,种得一园雏菊与傲梅,房后种几株翠竹为茅草屋遮阳。隔三差五与三两知音,驱车前往,
入世与出世感悟人生高品质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