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管理心得
(作者:王有兵)
前言﹕经营企业并非作慈善事业﹐企业不赚钱是一种罪恶﹐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创造利润。而为达成此目标﹐非得有高效率的团队﹐高品质的产品﹐低成本的进料。团队成员需有﹕A经营企业不是第一﹐第二就要关闭﹔B成员要有不畏艰难﹐不畏缩﹐不达目标﹐不罢休之精神。
—.品质管理
外部市场的竟争不外乎是品质﹐价格﹐﹐价格﹐服务的绝对领先。
经历过一些公司﹐皆有以下问题﹐为了达成产值﹐产量目标﹐从而投入大批人力﹐工时﹐反而造成新进人员低品质﹐多任务时﹐低效率。
从品质管理来看﹕
1. 大量新进员工缺乏品质管制意识。
2. 基层干部缺乏工作教导实务经验。
3. 整体忙于目标产值追求﹐问题盲点即不断发生。
4. 虽然问题有分析﹐但是落实度很差﹐执行力度欠缺(说话一流﹐文章二流﹐做事三流)
5. 人的品质待教育﹐生产制程要改善﹐产品良率须提升。
内部品质管理
1. 内部品质管理包函三个层面﹕现品﹐现场﹐现人。(即产品的品质﹐过程的品质和人的品质)。只有高素质的人在最佳过程中﹐从事研发生产,才可能制造出优良的产品。
2. 产品品质好坏必是决定于生产过程中4MIE(人﹐机﹐料﹐法﹐环)尤其人的品质是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
3. 品质异常处理﹕要以QC手法(层别法﹐查检表﹐管制图﹐散布图﹐鱼骨图,直方图﹐柏拉图)依不良因素分析﹐但最重要的是对矫正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案之执行﹐一般工厂不良因素主要是人为管理﹐物料异常最多﹐而人为管理疏失往往是产品重工及客诉的最大要因。
4. 对策﹕以教育训练提升人的品质﹐并落实改善品质措施。
A﹕短期(立即执行)
用QC手法对问题进行探讨﹐认真实施对策﹐依循PDCA(PLAN,DO,CHECK,ACTION)时时从不同角度考量如何改善。
B﹕中期(有效训练措施)
活动(每周两小时)针对每个岗位一周以来报表反应出来的品质状况(当然最起码报表必须是真实的)让作业员对品质管理提出看法与问题
﹐使其有参与感﹐进而加重其责任心﹐品管圈活动中可运用脑力激荡﹐QC手法,品质改善提案﹐QCC竟赛等各类管理训练措施。
C﹕长期(积极教育训练)
1. 不定期或按计划全面实施职前﹐在职﹐重点﹐机会品质教育。
2. 公司举办年度品管圈竟赛﹐品质征文﹐征图﹐品质标语﹐并品质演讲等意识教育﹐用来凝聚形成公司全体品质意识﹐从而提升全员无形中的品质观念。
3. 落实ISO9000之精神﹐教导全员ISO是平时的作业规范﹐而并非是应用一时审查稽核﹐ISO精神在公司内作横向及纵向全面展开﹐则公司全员皆为审查员。
二生产管理
管理是让过去的问题不再重演﹐想出办法并实行改善﹔是对将来的问题先作预测。并作出对策方法。万一发生了问题﹐要想出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并能把问题发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方法﹐并立即实行。
生产管理重点是品质高﹐成本低﹐交期快﹐即通常所说的Q C D (QUALITY COST DELIVERY DATE)无论是ISO精神﹐还是PDCA或目标管理最重要的是决定好的事一定要遵守。
生产管理要对总体生产力进行管理﹐总体生产力=品质良率*生产效率*机台架动率*目标达标率*周转率。
如何提升总体生产力﹖
1. 实施中,基层干部实务教育训练﹐主要内容工作教导﹐工
工厂管理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