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汇总.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汇总
中药汤剂的剂量要先换成丸剂剂量,一般的换算方法是:一付汤剂 (一日量)做成丸药可以服用十日。原因是汤剂时,经过加热要破坏一部分。但 要注意的是,在换算前,有没有要特殊处理或加减量的药物,以求得安全和最好 的疗效。
小块,再捏成圆形,跟小蜜 丸基本一样,再服用。如下:
三、蜂蜜的炼制
传统的炼制法多采用常压炼制,即在蜂蜜中加入沸水(或蜂蜜中加水煮沸),使 溶化,并适当稀释,通过三至四号筛网以滤除杂质,滤液置铜锅中加热,并不断 去沫、搅拌,至需要程度。
1、 嫩蜜蜂蜜加热至105-115C,含水量在14%-20%,,色泽无 明显变化,稍有粘性。嫩蜜适合于含较多油脂、粘液质、胶质、糖、淀粉、动物 组织等粘性较强的药材制丸。
2、 中蜜(炼蜜)、嫩蜜继续加热,温度达到116-118C,含水量在14%-16%,密 ,出现浅黄色有光泽的翻腾的均匀细气泡,用手捻有粘性,当两 手指分开时无白丝出现。中蜜适合于粘性中等的药材制丸,大部分蜜丸采用中蜜 制丸。
3、 老蜜中蜜继续加热,温度达到119-122C,含水量在10%以下, 左右,出现红棕色光泽较大气泡,手捻之甚粘,当两手指分开出现长白丝,滴入 水中成珠状。老蜜粘合力很强,适合于粘性差的矿物质或纤维质药材制丸。
炼蜜程度除由制丸药材性质而定外,与药粉含水量、制丸季节气温变有关系,在 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一般冬季用稍嫩蜜,夏季用稍老的蜜。
干燥、粉碎.
先把各药全部重新干燥一下。入在中药粉碎机里一一粉碎,再把过筛筛选一遍。 放粗的重新再粉碎一次。最后只留下一点干姜甘草的一些粗纤维。
2•熬蜜,拌药粉。
冷锅下蜜,纹火加热,边加热边不停用铲翻抄,不使粘锅,初入锅,蜜厚,蜜热 后变稀,仍不停熬制,直到蜜汁发黄,起泡。然后把药粉放四分之三(留一点, 以防过分粘稠作防粘准备用粉。)下药粉后,不停的翻炒,不能用手,这时温度 较高。以防烫伤。就像做包子一样,不停翻炒挤压。成面团后,可试着用手去挤 面团,挤匀不准,如果觉得手特别粘,就用备用的药粉撒上一点,继续挤压摔打。 直到不粘手为止。
3•趁热,做蜜丸。
将面团搓成条状,然后一小段一小段的用手或用刀截下来,用手搓圆。就像做小 汤圆一样。如果蜜的量少的话,温度凉下来后,很快就会变硬,难搓。蜜的量多 的话,就不会变硬。凉了也不变硬。
下面就小蜜丸制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说明如下:
1、 炼蜜不当
炼蜜是丸块法制小蜜丸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根据药物性质、气温高低,把 蜜炼的恰到好处,既需要经验,又要细心,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会出现炼蜜偏嫩 或偏老的情况。炼蜜偏嫩,在制作丸块、搓条、割丸等工序中,会出现黏腻、黏 附器皿、操作台及搓丸板等现象,丸粘表面亦不光洁。要避免上述问题,可先取 少量炼蜜与少许药粉混匀(小样丸块),发现炼蜜偏老,亦会给其后的操作带来 困难,尤其是冬季,气温低,丸块冷却快,搓条极为困难,此时,可在丸块中加 入少量热开水重新混合均匀。
2、 蜜粉比例不当
即用蜜过多(可称伤蜜)或用蜜不足(习称欠蜜)。伤蜜时制得的丸块塑性 好而弹性差,搓成的丸条,分割的丸粒容易变形和粘连,出现伤蜜有时是对药粉 用量估计不足,但还是粗心所致。避免伤蜜可采用分次加蜜的方法。若已伤蜜, 在没有

中药蜜丸的制作方法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obaizhua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