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祖铭:苏州的桥与寺庙.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马祖铭:苏州的桥与寺庙
苏州是水的天堂,桥的世界。
桥不仅是重要的交通设施,水陆的交又点,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桥的 取名有很多同寺庙有关。众所周知:儒教、佛教、道教是我国三大宗教,佛道两 家常选落在山青水秀,古木参天、绿荫如盖,远离的境界为彼岸。走过界清桥在大雄宝殿内礼 佛拈香,人们就可以从烦恼苦难的此岸经过精修净心,脱离红尘走向幸福的彼岸, 这就是界清桥的出典所在。
西园寺桥:座落在苏州阊门外古运河河畔,东近留园,西邻寒山寺,北接虎 丘,前有枫桥路,街河并行,水陆交通方便,跨运河东首为福德桥,西端是智慧 桥,寺内香花桥、香积池、放生池的取名均有着浓厚的佛教色彩。
接引桥:在古城带城桥路中段,跨南园河北岸有羊王庙等多座庙宇,俗称吉 利桥,桥名取将红尘中的凡夫俗子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之意。
泮桥:在苏州文庙仪门内学宫前的泮池上,学宫即泮宫,儒家认为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园,做人要循规蹈矩,熟读儒家经典,以圣贤为楷模,日后才能成为国 家栋梁,朝廷命官,故而水池成方形,桥以泮桥命名。
禹迹桥:位于吴江震泽镇宝塔街东,跨古峻塘,清康熙五十四年,当地人士 为纪念禹王治水的功绩而建。
渡僧桥:在苏州阊门外山塘街北浩弄口,横跨古运河。该处原本无桥,传说 三国孙吴时代,一天有僧人呼渡,船工不应,还受其耻辱,僧人一怒之下折杨柳 枝而过,民众皆惊,事后发誓募建此桥,故名渡僧桥。
灭渡桥:在苏州蔚门外赤门湾,跨京杭大运河。该处为水陆要津,原有渡船, 昆山僧人敬修因屡遭船工横暴,便同乡人陈玲、张光福立志募捐建桥,元大德二 年开工,至大德四年峻工,历时二年,桥方建成,取名“灭渡”,志平横暴。
饮马桥:位于人民路南段,十梓街西端南侧,跨第三横河,为苏州内古今要 津。《吴地记》著录,南宋淳祐六年知府魏峻重建,历代皆曾修建。桥南垸西侧 有关帝庙,志书称西晋高僧支遁曾饮马于桥下,故名。
桥与寺庙和合为一体
吴人信神拜佛之风历史悠久。因此,在桥面一侧筑小庙,或在桥垸借用民房 的墙体搭一陋屋,供奉关帝、观世音、路头菩萨屡见不鲜的。事因千年古城苏州 抬头见塔,过路遇桥,关帝生性尚义,集忠孝节于一身,是驱邪避恶,庇护商贾, 招财进宝的保护神;观世音,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有求必应;路头菩萨乂称五 路财神,五路者,东西南北中,世人追逐钱财,祭拜他招财利市,生意兴隆,故 有此举。
虹桥:位于苏州阊门内下塘街中段,跨中市河,见载于宋《平江图》,原系 拱式石板桥。清道光二年重修,桥西南河面上建有桥亭,类似过街楼,亭内供关 帝像,旧时为“桥盘头”聚集处,每年阴历五月十三日,九月十三日,请戏班子 在桥亭唱戏。1957年拆除桥亭,并改建为水泥拱桥。
雪糕桥:位于苏州城内肖家巷东端,跨第四直河。据《平江城坊考》,因张 孝子搏雪为糕以奉亲而名。清乾隆十八年,光绪三十一年曾先后重建,原为砖砌 石拱桥,民桥,桥上有观音堂,供奉观世音菩萨,取其普 渡众生之意,具有浓郁的佛教色彩。
普安桥:坐落在阊门外上塘街,横跨鸭蛋桥浜,为东西走向单孔石桥,建于 明弘治十年,重修于清嘉庆十九年。该桥有许多特色是苏州众多古桥所不能相比, 其一桥址位置险要,地处联接内外运河的交汇要冲,其二桥体构建独特,桥面北 侧建有关帝庙,其三桥南原有跨河戏台与庙门相对,明代曾于桥畔设金阊关,与 铁岭关、白

马祖铭:苏州的桥与寺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ajiede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2-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