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峨(边)轸(溪)公路沙湾段路面改造工程
软土地基换填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批准:
四川润田建设工程检验评定标准、施工技术规范等,以便正确地指导施工。
3、软基换填段的测量放样
软基处理前,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每间隔10m,钉出软基处理具体位置左右边桩。在距软基处理位置外边线一定安全距离处建立控制桩,桩上标明软基处理位置挖高。
4、在基底填筑前按相关规范要求压实后,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为确保级配砂砾填筑。
首先按设计挖除路面结构后,请检测单位现场进行地基弯沉检测,根据贝克曼梁弯沉仪测得路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对路基以下范围内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软土挖除后换填砂砾,以达到设计要求。
5、主要施工方案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级配砂砾运输
摊 铺
平 整
碾 压
实 验 检 测
不合格
合格
转入下一层或下一段
其它处理方式
由测量队进行施工放样,直线段按20m一个断面放出处理宽度边桩,砸入木桩并绑红布条标记。施工队安排人员,用线绳将相邻边桩进行连线,顺线绳撒以白灰进行标记,以方便后续换填施工。
对于需换填处理的范围采用挖机挖除换填深度内不良土层,开挖出来的弃土用挖机配合自卸车运至弃土场。
开挖采用半幅开挖,先开挖远离施工便道的半幅,后进行另半幅施工,当开挖临近便道时,自卸车停放在便道上进行装车,挖除的软土运至弃土场按照要求弃土。
挖出软弱土运至弃土场。
回填级配砂砾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实或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5cm,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碾压遍数通过试验确定,以满足填筑级配砂砾标准为准。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1).弯沉值不小于设计要求,弯沉值宜采用贝克曼梁弯沉试验确定。
(2).清底后,还应每间隔20m测量出开挖后基底高程,并绘制横断面高程,并报请监理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路基两侧插竹竿,竹竿上绑红布条标示出虚铺高度。挖掘机或装载机根据“两杆”控制摊铺高度,从两侧开始顺路基方向推土,大致粗平。后用平地机从两侧开始精平,级配砂砾厚度较低时,用装载机进行补料,重新整平,凹凸不平处人工修平。
(1)级配砂砾填料经过平地机精平后,在碾压前对级配砂砾填筑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每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25cm,碾压遍数通过试验确定,以表面无压痕为宜,以满足换填级配砂砾压实标准为准。
(2)碾压要求
碾压采用20T压路机,压路机碾压时,先静压1遍压路机弱振2遍检测压实度K1同时测压实厚度压路机振幅逐渐增大振压2遍强振1~2遍检测压实度K同时测压实厚度2最后静压1~2遍,消除轮迹检测压实度K3同时测压实厚度至满足规范规定的密实度要求。碾压过程中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最快速度不超过4km/h,直线路段先两边后中间,曲线路段先内侧后外侧,横向接头重叠40cm~50cm,~,以保证全区段碾压密实。碾压时,应重复有序进行,达到不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结束时表面没有明显的轮迹。在压实遍数达到试验求证的各碾压遍数时,进行压实度检测试验。
(1).密实度检测方法和频率:采用灌砂法,检测频率为每1000平方米至少检验3个点,不足1000平方米检验3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1
(2).纵断高程(㎜):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0,-15。采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每200米测4个断面;
(3).中线偏位(㎜):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50。采用全站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4).宽度(㎜):不小于设计值。采用米尺检测,每200m测4点;
(5).平整度(㎜):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15。采用3m直尺检测, 每200m测2处×10尺;
(6).横坡度(%):规定值或允许偏差±。采用水准仪进行检测,每200米测4个断面;
(7).弯沉():不大于设计要求值。
路基软土换填砂砾专项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