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孔子把商朝最重要的典籍做了整理。 2、孔子用(道德)区分君子与小人。 3、《春秋》是根据(鲁国)历史改编的。 4、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传统,导致只有贵族可以读书。() 错误 5、《论语》是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正确 6、在儒家典籍里(人与人)的关系处于核心地位。 7、孔子最提倡以(格局)来区分君子与小人。 8、信奉鬼神较少的典籍是(论语) 。 9、孙中山革命提出的口号“大同社会”是由儒家思想提升出来的。()正确 10、孟子从不以财产和地位区分君子与小人。()错误 11、《论语》中,“君子”一词出现 107 次,“小人”一词出现 107 次。() 错误论语中君子出现 107 次, 小人出现 24 次 1、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自弃) 。修己、务本、乐他 2、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下面不包括哪些?要吃亏 3、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孝)的解释。 4、儒家思想认为君子的道德底线是“仁”。()正确 5、孔子说“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说的是人到了一定年纪听天由命, 不用学习的意思。()错误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仁)的描述。 7、“德不孤必有邻”是谁说的? 孔子 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解释错误的是: (做事不用认真)人要有敬畏之心、做事要认真、做事要有边界 9、墨家的爱是无差别的,而儒家的爱是有差别分先后顺序的。()正确 10、孔子认为所有人认为是好人的人就是好人。()错误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在古代《春秋》只是鲁国才有的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 12 个国君, 242 年的历史大事纲要。()正确 4、在周朝,卜官和巫官地位上升,而主管作用下降。()错误 5、《春秋》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正确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春秋》的字数比《左传》多) 7、现在说的春秋三传不包括( 、《夹氏传》)。 8、《公羊传》和《谷梁传》在汉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 9、在汉代时对《春秋》这本书诠释的有“春秋五传”。() 正确 10、不属于范宁在《谷梁传集解序》对三传的评说的是( 谷梁辩而裁)。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谷梁传》属于齐学) 2、不属于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评说的是( 公羊善于经)。 3、《公羊传》主要强调了帝权对国家的控制,属于齐学。()正确 4、叶少蕴在《春秋序传》中认为《左传》传义不传事。()错误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尚书》是五经中问题最复杂的书)。 6、汉初伏生将《尚书》传给三家,不属于这三家的是( 东方朔)。 7、下列关于今文经和“古文经”说法不正确的是( 研究方法相同)。 8、《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正确 9、汉学以训诂为特征,宋学对经蕴含的哲理进行讨论阐发。()正确 10、汉代初传播的汉书称为今文尚书。()正确 1 、对于“经”的说法错误的是( 今文经在延传中保持了本意)。 2 、对《尚书》的文体解释错误的是( 、训是誓言,命令)。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汉代的《古文尚书》有 16 篇) 4 、现在的《古文尚书》不是先秦的,也不是汉代的,是晋朝时伪造的。()正确 5 、在东汉时期, 《古文尚书》得到广泛传播。()错误 6 、《尚书》的内容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
超星泛雅2016国学智慧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