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整理
名词解释:
1•数据(Data)-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识别的符号(如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材料。
2•信息(Information)—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地理信息系统整理
名词解释:
1•数据(Data)-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识别的符号(如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是一种未加工的原始材料。
2•信息(Information)—是用文字、数字、符号、语言、图像等介质来表达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具有客观性、适用性、可传输性和共享性。来源于数据,是数据的内涵,是用数据来表达的。
3地理信息(GI)—是指表示地球表层事物或现象所固有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具有空间内涵的信息(地理数据)的总称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继续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或:是有关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信息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是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产物。
地理空间(geo-spatial):是地球上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土壤圈交互作用的区域。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幔莫霍面,有着广阔的范围。
6,空间分析:基于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以地学原理为依托,通过分析算法,从空间数据中获取有关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空间形成、空间演变等信息,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空间数据的深加工获取新的信息。
7,矢量数据结构是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尽可能地将点、线、面地理实体表现得精确无误。其坐标空间假定为连续空间,不必象栅格数据结构那样进行量化处理。因此矢量数据能更精确地定义位置、长度和大小。
8,栅格数据结构:基于栅格模型的数据结构称为栅格数据,是指将空间分割成有规则的网格,称为栅格单元,在每个栅格单元上给出相应的属性值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一种数据组织形式。
9,四叉树结构:是一种对栅格数据的压缩编码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将空间区域按照四个象限递归分割n次,每次分割形成2nX2n个子象限,直到子象限中的属性数值都相同为止,该子象限就不再分割。凡属性值都相同的子象限,不论大小,均作为最后的存储单元。
10,编码:是人为地建立一种数字或符号的组合,沟通人与计算机的联系,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事物,编码由多位数字或字符组成,表达一个或多个相关的事件或事物(地物)
11,地图投影: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不可展的地表曲面映射到平面上或可展开成的曲面,最终在地表面点和平面点之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12,GIS数据质量:是指该数据对特定用途的分析、操作和应用的适宜程度,包含五个方面: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备性、现势性。
13,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空间元数据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空间数据的使用者查询所需的空间信息,进行空间数据的共享和处理。
14,空间数据库设计:其实质是将地理空间客体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在数据库中加以表达的过程,也就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空间客体数据的模型化问题。
15,空间叠合分析:是指在统一空间参照系统条件下
地理信息系统整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