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太康FM测光型老相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苏联、美国、英国占领管辖。美英管辖区域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苏联管辖地区范围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德国著名的光学企业蔡司·依康也被分割,分5s、1/2s、1s是用红色标刻的;在测光表顶部的前端是硒光电流表指针显示窗孔,受外界光照强弱之变化影响,黑色的表针会移动,然后用户手动旋转顶部圆盘,令红色指针与黑色的表针重叠,此时圆转盘上标刻的快门速度值与表针显示窗边标刻的黑色光圈值( ~F22)形成了对应组合,每一组对应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值都是正确的测光曝光参考数据(见图6所示)。
潘太康FM测光型M42螺口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采用横走式布帘焦平面快门,快门速度调节范围有:B、1~1/1000s;在机顶卷片上快门弦手轮旁有个花形玻璃窗孔,内有快门速度档位刻度转盘,上面的B、1s、1/2s、1/5s、1门Os、1/20s是用红色数字标记,而1/50~1/1000s档位是用黑色数字标示的;其左侧有对应慢速档的红色箭头定位指示,右侧则是黑色箭头作快速档的定位标记;调节快门的快、慢速度定位标记得先拨动机身上盖背部的一个推钮(图7),向左推快门速度显示窗内左侧出现红色定位箭头,此时可调节定位慢速档;向右拨此钮则快门速度显示窗内右侧出现黑色的定位箭头;然后用手指按压快门速度显示窗后的蘑菇形调速轮,按黑色箭头指示逆时针旋转调节定位所选择的快门速度档,调定到位后松开调速轮就完成了快门曝光速度的设定了;而且这一切得在给快门上弦之后再操作,顺序不能乱,否则此类相机的快门系统就会出故障的。 从康泰克斯S型到潘太康FBM型,其底部布局几乎是一样的,有三脚架接孔、倒片按钮,反光镜室底部还设有个可折叠的支架(图8),只有康泰克斯S型的中、后期相机底部多了个闪光联线插孔。
康泰克斯S型35mm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采用了连体横向开启后背盖的装卸胶卷方式,这比那些开底盖和整体卸下后背盖的照相机操作便捷,这种设计也被后来的各类品牌之照相机纷纷采用了。但是从康泰克斯S型到潘太康FBM型的螺口单反照相机背仓内的片窗上下两侧却只各有一条胶片导轨(图9),这样后背的压片板就直接压紧在胶片的片基上了,虽然会令胶片平整,可卷片的阻力會增加,不仅卷片时操作手感欠佳,也容易拉脱了片头。图10就是我用潘太康FM测光型螺口单反照相机时,胶卷装得不太牢固,第一张片头就拉脱了,结果第一张片子来了个多次曝光,不过这张意外多次曝光的彩色照片看着也挺有趣的。
东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出品的M42螺口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可换用的摄影镜头实在是太多了,不仅品牌多,规格类型也多,有些长焦镜头的后接口可以更换,其通用性就更强了,所以这潘太康FM测光型螺口单反照相机可玩性也是极好的(图11)。
东德制造的广角和标准摄影镜头调焦距离都可以很近,有时作微距拍摄很容易,开大光圈近摄能获得背景柔美虚化的照片(图12),很多德国老镜头大光圈时所拍的胶片影像并不锐利,但细看焦点处影像的细节还是不错的。德制老摄影镜头在分辨率和锐度表现上并不是最好的,但在胶片上的影调层次表现却是有口皆碑的,选择一些新净的德制老镜头拍焦外的光斑也挺好玩的(图13)。
梅耶( Meyer)是德国的一个老光学品牌,它的许多老摄影镜
潘太康FM测光型老相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