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庸》解析.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庸》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张践?宋代大儒朱熹谈《四书》的学习次第说: “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朱子语类》卷十四)可见《中庸》在《四书》中最难度,故放在最后。?关于《中庸》写作的目的,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说: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忧道学之失而传其作也。”本书就是为后人讲解儒学最根本的中庸之道。?“中庸”作何解,程颐说: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也就是说,中乃正中不偏,庸乃不可变易。所以中庸之道就是教人保持中正的恒常不变之道。?中庸是儒家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可以说是儒学的核心与灵魂。《中庸》一书为孔子之孙子子思(孔伋公元前 483~402 年)所作,集中阐述儒学的中庸之道。?在进入原著讲解之前,我们先要介绍一些儒家的中庸思想。一、儒家的中庸思想?在儒学创立之前,中华文化圣人就已经产生了中庸的思想。?按照朱熹的解释,尧再传位于舜的时候告诉他: “允执厥中”,舜在传位于禹时加上了三句“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即形成了圣人的千古“心传”。早期圣人的中庸思想?孔子(公元前 479~551 年),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生逢战乱之世,他认为世界之所以会失去秩序, 就是因为人们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了中庸之德。他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理想的社会境界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在认识事物时,孔子把中庸当成了方法论,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在办事情时,孔子主张“过犹不及”,“子贡问: ‘师(颛师孙——子张)与商(卜商——子夏)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然则师愈与? ’子曰: ‘过犹不及。”孔子的中庸思想?在生活态度上,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丧致乎哀而止”。“唯酒无量,不及乱”。“肉虽多,不使胜食饩”。?在审美上孔子认为“《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主张: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他反对偏激的行为,将其上升到君子、小人的品质高度。?《中庸》一书正是对孔子这些思想的发挥。?《中庸》一书古文记载为孔子孙子子思(孔伋)所作。孔子只有一子孔鲤,在孔子之前就去世了,子思是孔鲤鱼的儿子。二、《中庸》的作者及内容?子思在传承孔子思想方面有很大的建树,因此被尊为儒家“四圣”中的“述圣”,其他为“复圣”颜回, “宗圣”曾参, “亚圣”孟轲,配祀于孔庙,可见其历史地位之高。

《中庸》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5.65 MB
  • 时间2017-05-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