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法”并举析诗情.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五法”并举析话情
对古诗情韵的考查,是中学语文的重要考点,也是学生的学习的难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 .
“五法”并举析话情
对古诗情韵的考查,是中学语文的重要考点,也是学生的学习的难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五种方法,以期帮助学生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情。
一、抓意象特征,吹沙见金〈〈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分三组呈现了十种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以及西下的夕阳。第一组,藤蔓是枯萎的,树木已是苍老,黄昏归巢之鸦,道路古老荒凉,秋风萧瑟,还有瘦弱疲惫的马匹,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于浓郁秋色之中显现着无限凄凉悲苦的特征。第二组写到了小桥,桥下潺潺流水以及水边人家组合在一起,让人倍感温馨清丽,这显然是穿插在上述意象中的美好想象,通过比衬,更增添了凄凉萧条之感。“夕阳西下"是最大的一组意象,为整曲勾画出一幕宽幅背景,并将前述意象统一起来,给人以无限苍凉凄楚之感。“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意象均出自“断肠人”旅途所见所想,亦是其心中之物,从中我们不难察觉到羁旅行人内心的孤苦惆怅,浓浓的悲秋情怀。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他一直未能得志,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抑郁不堪,困窘潦倒一生。羁旅途中的这曲小令,恰如其分地展示了他的内心。
抓住了意象特征,串联起来思考,往往即能触及诗情这块“金子”。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这首诗既是为破山寺所题写,就当切合寺庙特征,具有禅院意味。“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在描摹环境的幽深;“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则是在极言寺院的寂静。景有了,境也有了,人在哪里?所言之志是什么?不难发现,一个“空”字,即是在表明诗人此时的心境。破山寺,花木掩映,天光山色,鸟儿欢悦不已;碧绿的深潭映照着诗人的身影,不免让诗人的心“空”了起来。这里的“空”,因了寺院的幽深寂静环境自然生成,可理解成“空明”“澄净”之意。诗人身处破山寺后禅院,受到环境感染,内心杂念顿消,显现了沉浸其境一忘尘俗的情志和旨趣。为此,这首诗的情韵全为一个“空”字打开。
三、合诗人即时处境心境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的上阕,压住一“愁”字,写梅的艰难处境:寂寞无主,还要加上风雨催逼!下阕再写梅花的“泥”“尘”遭遇,显其气节操守:无意争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至此,本词的情韵似乎已出。然而,仅仅停留在“梅”的层面,未免显得肤浅,当还要见到咏词之“人”。
我们知道,陆游一生主张坚决抗金、收复中原,这与当时南宋统治集团中的求和派格格不入。创作本词时,陆游正处在人生低谷,屡遭主战派挤压,士气低落,一如词中所言梅之艰难处境

“五法”并举析诗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mus1
  • 文件大小12 KB
  • 时间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