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南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指导标准(试行).doc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附件
河南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指导标准(试行)
1总则
为科学指导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规范村容村貌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据《城乡规划法》及相关法规规章标准制,定本指导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化,次要道路应逐步硬化,一类村庄主次道路硬化分别达100%、80%以
上;有条件的二、三类村庄逐步实施,二类村庄和扶贫开发整体推进三类村主次道路硬化分别达95%、60%以上。(3)村庄道路尤其是主次道路必须设置排水沟渠,排水沟渠应与道路硬化同时进行硬化处理,并保持封闭、畅通(。4)村庄道路通过学校、商店等人流密集路段,与过境公路、铁路平交时,须设置相应交通安全标志或设施,确保交通安全。(5)道路应保持平整完好,下水道应及时清理,保持良好的通行与排水功能。
村庄供水设施。(1)村庄供水应满足用水水量和水质要求。生活饮用水水量为10—60L/人•天,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要求。(2)村庄供水应根据当地地理环境与经济技术条件,规划建设集中式或分散式供水设施。靠近城镇的村庄优先选择城镇的配水管网延伸供水,其它村庄提倡建设联村、联片或单村集中供水设施。一类村庄率先实行集中供水,自来水入户率达90%以上;有条件的二类、三类村庄尤其扶贫开发整体推进村积极建设集中供水设施,自来水入户率分别达75%、60%以上,尽快改善农村饮水条件(。3)暂无条件实现集中供水的村庄,应加强对分散式水源(水井、水池、手压机井等)的卫生防护和周围环境的清理整治,保证水质达标与饮水安全。
村庄排水与污水治理。(1)结合村庄道路建设逐步完善村庄排水系统。根据自身条件采用雨污分流或雨污合流排水方式。靠近城镇的村庄可将生活污水就近引入城镇排水系统集中处理。一类村庄中的大型以上村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排放量较大
的,应建设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站可采用人工湿地、氧化塘、生物滤池等处理技术;无条件建设污水处理站的村庄可采用分散式排水方式,通过整治排水沟渠,就近排入村庄水系或收集利用。(2)粪便污水可单独收集制作肥料,或经化粪池、沼气池等进行卫生处理后直接利用或引至村庄水系下游;养殖业污水、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村庄排水系统,不得暴露或污染村庄生活环境;其它生活污水可与雨水合流排放(。3)排水沟渠应经常清理,防止生活垃圾、污泥淤积堵塞,保持排水顺畅。
(。1)村庄垃圾应定点收集、定时清运,保持环境整洁。生活垃圾宜就地回收利用,减少垃圾产生量。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废品类可单独回收,可腐烂的有机垃圾单独收集堆肥再利用或沼气厌氧化处理,砖瓦、灰渣等垃圾可就地再利用作为建筑材料,其余混合垃圾采取定点收集(。2)根据规划建设村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一类村庄和有条件的二、三类村庄沿村庄主次道路建设标准化半封闭式砖砌垃圾池,每池服务半径为800—1000m,并在主要道路人流密集路段和公共活动场所设置垃圾箱(果皮箱);积极推行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城或较大乡镇集中处理的模式。距城镇较远的大型以上村庄,山区可利用非行水山沟,平原利用废坑塘加围堰建设简易垃圾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处理。(3)推广符合生态健康要求的卫生侧所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提倡结合农户住房新建、改建,将户用厕所建在居室内,室外厕所应符合卫生要求、方便使用管理,并与饮用水源保
持必要的安全卫生距离。根据自然地理、民俗习惯和经济状况,选择厕所建设模式,一类和二、三类上下水完备的村庄,可建水冲式厕所,排出的粪便污水与排水管网相连接;上下水不完备的村庄可建设沼气池式厕所;干旱地区的村庄可建设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在村庄文化活动中心、集贸市场、村庄游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应设置符合卫生要求的公共厕所,建设标准不低于10—30m2/千人,服务半径控制在300—500m。一类村庄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85%以上,二类村庄和扶贫开发整体推进三类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60%以上。
村庄能源设施。(1)在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农村生活能源。减少使用柴木等传统能源,合理使用煤炭等常规能源,提倡鼓励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有条件的村庄逐步建设大中型沼气、联户沼气为主的集中供气设施,一类、二类及扶贫开发整体推进三类村和其它三类村庄中沼气普及率分别达到80%、60%、30%以上,临近城镇有城镇燃气气源条件的村庄,可采用管道燃气或液化石油气;有条件的村庄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2)结合农村电网改造,提高供电保证率,在电气化水平较高的村庄,应积极推广电磁炉、空调等生活电器使用(。3)在以煤柴为主要生活能源的村庄应推广使用省柴节煤炉灶。对燃料使用后的垃圾及时收集和就地再利用处理。
。应根据村庄规划和生产生活需

河南省村庄环境整治分类指导标准(试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