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 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型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 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
(二) 试验法
(三) 演绎法 一般——个别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五千年的文化,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都是中国的文化 背景,在研究现代管理思想的时候,不能不首先研究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 (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一)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 规律(二)重人——1:重人心向背 2:重人才归离(三)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四)守信——信誉 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六) 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七)对策——运筹谋划, 以智取胜。两个要点 1:预测 2:运筹(八)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 (九)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
第二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认为:劳动是人民财富的 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用品的源泉是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亚当。斯密在分析 “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
2:查理。巴贝奇(英国)发展了亚 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和经济学方面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巴贝奇提出 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3:罗伯特。 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提出了“在工厂生产中重视人的因素”。欧 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 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 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 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 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 《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亨利。 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的因素成“甘特图”代表作——《工业的领导》1916,《工作组织》 1919。“动作研究”而著称泰罗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 实践构成了泰罗制。“泰罗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 题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泰罗制”应用在生产现场管理中效果显著,但其推广却很不顺利,遭到了资本家和工人的 反对。“泰罗制”当时之所以遭到反对,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上传统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 由于它本身也存在着弱点,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客观地评价。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 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 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3: 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4:泰罗把人看成会 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技能上受很大的压榨。 缺陷:泰罗制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个人经历的限制,它 的科学管理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小,管理的内容比较窄,企业的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 动都没有涉及。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加以补充的。“组织理论”的中 心问题: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 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 术职能、 经营职能、 财务职能、 安全职能、 会计职能、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控制)14条原则 1:分工 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命令
周三多《管理学》讲义(全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