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陈策楼至南湖公路.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州区陈策楼至南湖公路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 、项目概况黄州区陈策楼至南湖公路改建工程位于黄冈市黄州区,起点位于与省道上砂线( S207 ) 交叉的陈策楼镇, 沿巴河河堤方向经浒子口、盂钵一桥、阮家湾、下穿京九铁路、王家岗、下穿大广北高速、坝城山、吕家大湾、李家寨、下穿下巴河大桥、止点位于黄州区南湖, 与黄冈市南堵线相连接。路口镇吕家大湾至终点黄州区南湖段利用老线线型,只进行局部调整,使之满足二级公路的线形要求。路线总长 25km 。项目采用两车道二级公路标准,路基宽 12m , 设计行车速度 60 km/h ,沥青砼路面。全线永久性占地 2,拆迁房屋面积 4240m 2;全线新建桥梁 5座, 其中大桥 252m/2 座,中桥 72m/2 座,小桥 22m/1 座。工程挖方 万m 3, 万m 3,外借土方 万m 3。工程总投资预计为 万元。实施年限为 2011 年~2013 年,建设工期为 20 个月。 2 、环境现状评价(1) 生态环境①陆生植物现状评价评价区沿线居住人口较多, 评价范围植物资源不丰富,多为地区常见物种, 植被主要为农业植被。评价范围植被类型多为地区常见物种,没有发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古树。主要自然植被类型为灌从、灌草丛;主要树种为杨树林; 主要栽培植物种类为水稻、小麦、油菜、红薯、白菜、豆角、土豆等。②陆生动物现状评价评价区主要以农田和水塘为主,多为人工生境,人为干扰严重,野生动物种类较少,常见的有鼠类、蛙、蟾蜍等,多为广布种。根据现状调查和资料收集, 评价区无国家级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省级保护动物 10 种。其中两栖类有黑斑侧褶蛙、金线蛙和中华大蟾蜍 3种,爬行类有乌梢蛇 1种,鸟类有家燕、喜鹊、大山雀、大杜鹃、黄鹂、八哥 6种。③水生动植物现状调查与评价评价区类水生植物较为丰富。浮水浮叶植物有浮萍、紫萍、凤眼莲;沉水植物有苦草、菹草;湿生植物有菰、稗草、翅果苦草等种类,也都可为一些鸟类直接或间接地提供食物。藻类涉及绿藻、蓝藻、甲藻、硅藻、裸藻、金藻、黄藻和隐藻等,以绿藻门种类数最多。评价区内水塘主要喂养经济鱼类,如鲢、草鱼、鲫、鲤等,还有其它常见的小杂鱼、河蚌、虾类、螺类、水生昆虫及底栖动物。底栖动物主要有苏氏尾丝蚓、前突摇蚊和长足摇蚊等。④土地利用现状评价范围以耕地为主,其次为灌丛和灌草丛。其中水田 2,占评价范围土地面积的 % ;有林地 hm 2 ,占评价范围土地面积的 % ; 灌木林地面积 2 ,占整个评价范围面积的 % ;水域 2,占评价范围土地面积的 % ;建筑用地和旱地面积最小,分别占评价范围土地面积的 % % 。(2 )声环境① ~ (A) 之间, ~ (A) ,昼间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 2008 )中 2 类区标准要求。②交通噪声现状根据对现有 207 省道张新湾(项目起点处)交通噪声的监测, 207 省道距离现有道路路肩 20m 、 40m 、 60m 、 120m 处昼间等效声级分别为

陈策楼至南湖公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nfand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7-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