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46例临床观察
林 艳 田 谧 史耀勋 于 敏 (,吉林长春130021;○七医院,北京100071)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46例临床观察
林 艳 田 谧 史耀勋 于 敏 (,吉林长春130021;○七医院,北京100071)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14d为1个疗程,连服3~4个疗程。结果: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2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有较好效果。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575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近一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46例患者均来自门诊,经B超确诊为慢性胆囊炎。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9年;胆石性胆囊炎32例,其他14例。46例病人中均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临床表现均有持续性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且高脂餐后疼痛加重,或伴腹胀、恶心等其他消化道症状。辅助检查,B超诊断率可达90%以上,可见胆囊边缘毛糙、增厚或胆囊变形。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①持续性右上腹钝痛不适,伴有右肩胛区疼痛;②有口苦、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道症状,进食油腻后加重;③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④胆囊区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⑤胆汁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阳性;⑥B型超声波可见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部分可见胆结石。
①胁痛、呕吐、黄疸、大便等变化;②腹部体征;③血常规、血清胆红素;④胆囊B超;⑤必要时行x线或胆道内窥镜检查。
根据病人情况给予:①抗感染治疗,如甲硝唑或环丙沙星;②利胆药物治疗,如消炎利胆片(广东罗浮山药业有限公司生产)6片,每日3次,口服。14d为1个疗程。
以柴胡疏肝散为基础方:柴胡10g,白芍、枳壳、香附、陈皮各12g,川芎15g,甘草5g。胀痛甚者加川朴、草蔻各12g;大便不爽者加大黄3g,槟榔10g;呕吐、暖气明显者加莱菔子、代赭石各12g;纳食不佳者加白术、茯苓各12g;伴胆石者加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各15g。上药每日1剂,水煎服,14d为1个疗程,连服3~4个疗程。嘱注意调养心神。饮食宜忌:服药期间少饮酒,少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各型均可配山楂煎汤代茶饮,取其利胆降脂之功能。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有效: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影像学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均无改善。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46例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