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抒情诗《雪花的快乐》
篇一:徐志摩的歌赏析——《雪花的快乐》
如果我是一朵雪花,飞翔的在半空里潇洒······这首美丽的诗,人们懂得”3。作为新月诗派的核心代表,徐志摩在《雪花的快乐》一诗中较好地体现了这三条原则。
《雪花的快乐》描写雪花快乐地飞舞于空中,最后和自己所钟情的朱砂梅融为一体的景象,以此比方人对抱负情感归宿的向往和追寻。为诗者呈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情感,赞美了由此而产生的来自心灵深处的喜悦。一方面是音乐美,“如果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这五句诗前两句压的是同样的a韵,后三句押的是ang韵。全诗皆采用这样的押韵措施,读起来显得句式整洁,韵律清晰。在整首诗中,反复运用“飞扬”二字,增长了诗歌的音乐美,增强了气势,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另一方面是绘画美,全诗营造了一种唯美的氛围,读来使人眼前不由得展开了一幅雪花纷飞的画面:“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往处”“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色彩和谐,精致,并且动静结合,如一幅清新的画卷。最后是建筑美,所谓建筑美是指诗句的排列给人以美感。在这首诗中,每节中的诗句长短一致,诗节之间有错落有致,形式上看起来比较干净。
篇三:徐志摩诗歌赏析
徐志摩诗歌赏析
徐志摩 1897-1931 ,浙江海宁人,19赴津京求学,曾师从梁启超。19赴美留学,199月毕业于克拉克大学历史系,199月获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学位。然而,她放弃了进而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怀着对罗素的崇拜之情,转投英国剑桥。当时她并不懂得,由于罗素在战争时期的反战主张早已被剑桥大学除名,因此,当徐志摩好不容易进入剑桥后,忽然失去了目的,将所有的才情所有转移到了爱情和文学上。同步,剑桥在徐志摩的心中也成了一种解不开的情结,一种永远的梦想。将“剑桥” Cambirdge 称为“康桥”不仅仅是徐志摩在翻译上的独创,而成为了徐志摩诗情的标记。
徐志摩的诗歌核心收在《志摩的诗》 1925 、《翡冷翠的一夜》 1927,“翡冷翠”,意大利的文化名城,现通译“佛罗伦萨” 、《猛虎集》 1931 和她去世后xx出版的《云游》 1932 四部诗集中。从徐志摩诗歌写作的时间顺序看,总体上体现出一种明显的趋势:随着抱负的越来越渺茫,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焦急和消沉。在《志摩的诗》中,诗人的情绪是快乐的,由于她正满怀盼望。虽然她已经懂得,这一抱负几乎没有实现的盼望,她也要“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夜加鞭” 《为要寻一种明星》 。正是怀着这样的抱负,她在《先生!先生》、《叫化活该》、《谁懂得》、《太平景象》等诗中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表达了人道主义的同情,在《残诗》中,借清朝的末代皇帝被逐后故宫的荒芜景象,感慨了当时国家的破败。到《翡冷翠的一夜》,她的热情几乎完全消退了,剩余的一方面是焦急,一方面则是失望。
她曾说:《翡冷翠的一夜》“可以说是我生活上的又一种较大的曲折的留痕” 徐志摩:《〈猛虎集〉序》 。《再不见雷峰》借杭州西湖旁雷峰塔的倒掉,发泄了自己对现实的愤慨:“这塔是弹压,这坟是掩埋,弹压还不如掩埋来得痛快!”《大帅》、《“人变兽”》等现实题材的创作,也
徐志摩抒情诗《雪花的愉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