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50099--2011 1 总则 满足办学标准要求,适应建筑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需要,制定本规范。 中小学校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满足教学功能要求 2、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校园本质安全,师生在学校内全过程安全。校园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 4、以人为本、精心设计、保护环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基本方针;节约投资、可持续发展。 2 术语 安全设计:安全设计应包括教学活动的安全保障、自然与人为灾害侵袭下的防御备灾条件、救援疏散时师生的避难条件等。 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从内在赋予系统安全的属性,由于去除各种早期危险及潜在隐患,从而能保证系统与设施可靠运行。 学校可比总用地:校园中除环形跑道外的用地,与学生总人数成比例增减。 3 基本规定 满足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并与应急策略相结合。安全设计应包括校园内防火、防灾、安防设施、通行安全、餐饮设施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设计。 宜按绿色校园、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 环境设计、建筑的造型及装饰设计应朴素、安全、实用。 4 场地和总平面 学校主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小于 80 米。距离不足,采取有效隔声措施。 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用地、停车场用地。有条件留发展用地。 4 场地和总平面 建筑用地包括: 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有住宿生学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宿舍的用地; 建筑用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 2、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 3、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 4 场地和总平面 总平面设计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及管网综合设计。总平面布置应包括建筑布置、体育场地布置、绿地布置、道路及广场、停车场布置等。 主要教学用房,小学设在四层以下,中学五层以下。 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 2h 。 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25 米。 在校园显要位置设置国旗升旗场地。 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包括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其各自的辅助用房。 教师休息室宜与普通教室同层设置。各专用教室宜与其教学辅助用房成组布置。 各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的长度不应小于 1米。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 米。 除音乐教室外,各类教室的门均宜设置上亮窗;除心理咨询室外,教学用房的门扇均宜附设观察窗。 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 教学用房的地面应有防潮处理。寒冷地区应设保温措施。 教学用房及学生公共活动区的墙面宜设置墙裙, 小学不宜低于 米,中学不宜低于 米,舞蹈教室、风雨操场不应低于 米。 教学用房黑板的宽度,小学> 米,中学> 米。黑板高度不应小于 米。讲台长度应大于黑板长度,每边不应小于 米; 讲台宽度不应小于 米, 高度宜为 米。 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 普通教室内单人课桌的平面尺寸应为 米× 米。 普通教室课桌椅布置:课桌排距 米; 最前排与黑板的水平距离 米,最后排与黑板的水平距离, 小学 米,中学 米; 最后排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不应小于 米;纵向走道宽度 米。看黑板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 30 °。 普通教室内应为每个学生设置一个专用的小型储物柜。
2017年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