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实践》,德鲁克于1954年发表,60 年过去了,依然可以告诉我们经典 的魅力。因为它对今天有很现实的意义。
《管理的实践》就像一面镜子,来评判每一个企业的管理。
1、衡量一个管理制度是否有效的标准就在于该制度能否将管理者个人特征入资金和心力到衰退不振的事业,而不是设法强化 不断茁壮成长的事业。
6、 企业的目标 〔1〕任何一个其绩效和结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兴旺有着直接和举足轻重影响的领 域,都需要有目标。
〔2〕企业应该设定绩效和成果目标的领域共有 8个:包括市场定位、创新、生 产力、实物和财力资源、获利能力、管理者绩效和培养管理者、职工绩效和工作 态度、社会责任。
〔3〕所有管理良好的支出都必须长期执行才能见效,短时间内拼命冲刺,不见 得有效果。
〔4〕在思考管理支出的问题时,宁可每天都有一个面包,而不要今天有一袋面 包,而明天什么都没有。
〔5〕如果在面临“经济浪潮”冲击时,企业大刀阔斧地裁掉了训练有素的职工, 那么当管理都实然决定要重整旗鼓时,就很难找到替代的人员,或是花很长的时 间重新训练人才。
7、今天的决策、明天的目标 〔1〕企业管理者需要的是能够不受制于经济周期,让企业自由思考与规划的工 具。
〔2〕天的管理者必须有系统地为明天的管理者做好准备。明天的管理者能够调 整今天的决策以适应明天的环境,能将理性推测转变为扎实的成就,让明天的环 境更适合今天所制定的决策。
8、 生产的原则
〔1〕生产并非把工具应用在材料上,而是将逻辑应用在工作上。越能更清楚, 一致而合理地应用正确的逻辑,生产所受到的限制就会越少,碰到的时机则越多。
〔2〕真正的大规模生产系统比人类所设计的任何生产方式都能制造聘我多样的 产品,而不是只能生产统一的产品。
第二部分:管理管理者
9、 福特的故事
〔1〕 现代企业的定义是:它需要管理层、也就是治理和经营企业的机制。
〔2〕 管理层的功能和责任永远因其任务来决定,而不是通过雇主的授权来决 定。
〔3〕 管理管理者的第一个要求是:必须将个别管理者的愿景导向企业的目标, 而将他们的意志和劳力贯注于实现目标上。因此,管理管理者的第一个要求是: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4〕 管理管理者的第二个要求是:为管理者的职务建立适当的结构。
〔5〕 组织特质决定了其成员会不断成长,还是停滞不前;会抬头挺胸,顶天 立地,还是弯腰驼背,丑态毕露。组织精神卑劣,则产生的管理者也言行粗鄙; 组织精神崇高,则能卓越的管理人才。
10、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1〕 企业在本质上包含了三种领导管理者的重要因素:管理者的专业工作、 管理者的层级结构、以及因原景和工作上的差异导致各级管理者之间产生隔阂。
〔2〕 必须一方面让每个职能和专业领域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也要 防止不同单位各据山头,党同伐异,彼此忌妒倾轧。同时,她必须防止过度强调 某个重要领域。
〔3〕 所有的目标也应该包含有形的经营目标和管理者的组织和培养,以及职 工绩效、态度和社会责任等无形的目标。
〔4〕 共同的理解既需要上司有听取下层意见的诚意,也需要有一种专门设计 的手段使下属管理人员的意见能得到反映。
〔5〕 报告和程序应该是填表者的工具,而不能用来衡量他们的绩效。管理者 绝对不可根据部属填写报表的品质来评估他的绩效。
〔
管理的实践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