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助产士年底工作总结]产房助产士个人总结.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助产士年终工作总结]产房助产士个人总结

  第一篇第两篇第三篇第四篇第五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助产士年终工作总结第二篇:助产士工作职责第三篇:助产士第四篇:助产士工作量量化考核在产房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第五篇:助产士之声更多有关范文正队建设中存在部分不合理性的梯度形式,这些因素增长了助产士的不安全感,从而导致该特殊护理人才的流失。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合理编排助产士队伍及产房工作班次,实行鼓励机制,做好助产士人员心理疏导工作,同步增长其外出深造的机会,提供专业知识等举措,增强助产士的工作安全感。这是良好产科医疗工作氛围所必不可少的。
  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维持健康、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概念,即规定产科护士为孕妇及家庭提供维持健康、增进健康 、避免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增强护理对象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1]。助产士作为产科护理工作中特殊的一员,不仅要具有一种合格护士的条件,同步,还要兼备纯熟的助产知识、高质量的接产技术和新生儿复苏技术。助产学是一门集内科学、新生儿学、妇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产科质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助产士的安全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助产人员大量流失,已经成为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1 影响助产士安全感的因素
  助产人员严重流失:我院自1988年7月~7月前后在产房工作的助产士共23人,其中调离产房19人,占产房工作助产士的%。在调离产房的19人中有14人调离产科,占调离的%;升任产科护士长1人,占调离的%;转任产科护士4人,占调离的%。助产人员的高流失率现象导致了近年来助产人员严重匮乏,加之新聘任的助产士助产技术参差不齐,是助产质量下滑的一种重要因素。
  助产士队伍梯队建设不合理:我院正式在编的5名助产士中,1人任产长,55岁,工作35年。其她4人在产房工作1~4年,年龄偏小,工作年限短,缺少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从人员构造上看,梯队建设不合理,难以实现新老助产士之间的传、帮、带。
  工作强度加大:我院产科有床位21张,产床3张,助产士编制6~7人。但是,产房实际工作人员为5人。其中1人为产长,属管理层,其她4人实行两班倒的工作制,即早8~晚8点,晚8~早8点,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短,工作节奏快;工作人员每月平均上7~8个夜班,夜班周转频繁。长期以来,高强度的工作,给助产人员导致较为严重的精神承当,对其生理和心理导致一定的影响。
  工作风险性高:作为一线的助产人员,身负保证母子平安健康的重任,随时面临急救危重患者,工作风险性高。加之,现阶段产妇均为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产妇对阴道分娩有恐惊感,承当风险的能力低,这些因素,增长了助产士的工作压力和风险。
  医疗纠纷增长: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新的《医疗事故解决条例》的施行,社会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大大加强。一方面,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过程的每一环节所有十分关注;另一方面,对其生产过程中的母婴并发症及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又知之甚少,产妇及家属对助产士的盼望值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据卫生主管部门的不完全记录,产科的医疗事故几乎占到产科医疗纠纷的40%~50 %[2]。
  工作成就感缺失:助产士长期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工作,消毒液气味刺鼻,随时面临羊水、血液及胎便的污染,成天面对的是产妇子宫阵痛后来的痛苦表情,分娩时撕心裂肺的哭喊,婴儿的哭闹声和家属焦躁的情绪。因此,大多数助产人员长期处在焦急、恐惊之中,工作中没有快乐感,没有成就感。长此以往,助产士就会产生懈怠情绪,工作悲观,极大地
  影响工作质量。
  新知识、新技术的缺少:1988年至今,受多种因素制约,助产士外出学习机会很少。20余年来,产房始终沿袭功能制护理模式,服务观念落后,助产士按产程或按班次分工,不能全面理解产妇的状况;不注重新技术的开展,如导乐陪伴分娩、陪伴家属的参与等新的产科服务模式;新生儿复苏技术也不成熟,导致剖腹产及会阴侧切率较高。
  2 提高助产士安全感的方略
  合理编制助产士,加速队伍梯队建设:产房编制6人,1人任产长,5人实行三班倒,缩短工作时间。随着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可合适增长人员,必须时实行科学、合理的弹性工作制度,这样有助于新的助产模式的实行。此外,加速队伍梯队建设,做好助产士的储藏。发明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下年资助产士的道德修养,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助产技术的规范化及原则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培训,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提高助产士的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实行鼓励机制:工作中严抓三产程管理,对接产和缝合技术进行评估,对新生儿复苏技术进行不定期考核。对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对患者态度热情、

[助产士年底工作总结]产房助产士个人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