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I 流程管理
1.目的
为明确参与试产的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提高相关人员的操作效率,提高产品品质,降低品 质成本,并最终提高试产产品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新产品导入。
试产: 源实施试产任务;
准备试产所需的生产设备并确认其状态是否符合试产的需求等。
试产线安排
试产线根据《试产过程查验表》的要求组织试产任务的施工,在试产施工前通知产品开发负责 人等相关人员赶往试产线现场进行指导,试产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资料要求执行,并且将试 产过程的相关质量信息进行记录。试产的过程必须做好相应的质量记录,质量记录包括:
QC 外观检验报表、FQC功能测试报告、老化实验报告、修理日报表。
质量控制
品管科组织对试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其中包括IQC进料检验、IPQC过程巡检和QA出货检验; 负责对质量控制过程的质量信息进行记录,质量记录包括:IQC来料检验报告、IPQC稽查表、 QA 出货检验报告。
工程验证
制造系统实验室组织对产品的功能进行验证、安规高温老化性能进行实验。由实验室负责人按 照实验室工作事物状况安排实验员按照各项要求进行验证,出具相关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 结构安装检验报告、详细功能检验报告、安规验证报告。
试产鉴定报告
小批《试产鉴定报告》的编写
工程科产品工程师将小批试产过程中的相关记录进行汇总,将小批试产过程中的信息记录 在小批《试产鉴定报告》中,并且组织经营单位进行小批试产项目评定,小批试产鉴定报 告中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PCB 板设计规范;
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
IQC进料检验报告;
QC 外观检验报告;
QA 出货检验报告;
产品功能验证报告;
产品安规实验报告。
中批《试产鉴定报告》的编写
产品工程科产品工程师将中批试产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进行汇总,将中批试产过程的信息记
录在中批《试产鉴定报告》中,并且组织各经营单位进行中批试产项目评定,中批《试产 鉴定报告》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PCB 设计规范;
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
IQC 进料检验报告;
QC 外观检验报告;
FQC 功能测试报告;
IPQC 稽查报告;
QA 出货检验报告;
修理日报表;
产品老化实验报告;
产品功能验证报告;
产品安规实验报告。
试产鉴定 试产鉴定由工程科组织品质、制造、事业部相关人员进行,通过会议提交审批试产鉴定报 告。
鉴定会议:现场试产事务完成后由产品工程师召集经营单位新产品开发工程师、IQC、IPQC、制
造生产科、工程科相关试产跟踪人员召开试产过程会议,列举试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列 -h中发现的问题),确认责任部门后在会议结束的当天由产品工程科产品工程师编 制《试产改善报告书》的书面报告,通过产品主管审核后发放给经营单位及各责任部门,在相 关责任人拟订改善方案通过部门负责人审核后以《批试产改善报告书》的方式回复给产品工程 科产品工程师,由产品工程师在接收回复报告后做出最新文档供相关人员一起确认改善效果。
在试产品工程试验完成所有必须试验验证后由产品工程师提交《试产鉴定报告》的审批申请,
-k中发现的问题[包括《试产改善报告书》+《产品验证表》中的内容]。
归档 产品工程科组织对试产的所有文件汇总归档,由试产管理员统一安排管理以产品型号分类、建 立新产品档案,新产品档案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a) 所有工程信息资料;
b) 试产总结报告[含小批试产鉴定报告和中批试产鉴定报告];
试产过程查验表;
试产过程的质量记录(含试产生产过程和品质控制过程的质量记录)
功能验证报告;
安规/老化实验报告。
首批生产 中批试产合格后,由经营单位确定第一次大批量生产时间,通知采购供应、制造生产、品质工 程等相关部门作好第一次大批量生产准备工作,由生产人员、采购人员、品质人员(IQC, IPQC、 OQA)、工程人员现场跟踪第一次大批量生产情况,生产完毕后由生产主管召集跟线及相关人员 召开第一次大批量生产总结会议,在会议结束后由生产部门生产主管向经营单位出具《首次生 产报告》,经生产经理批准后抄送给各相关部门。《首次生产报告》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PCB 设计规范;
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正确性;
IQC进料检验报告;
QC 外观检验报告;
ICT 测试记录报告
FQC 功能测试报告;
IPQC稽查报告;
QA 出货检验报告;
修理日报表;
产品老化实验报告
产品功能验证报告
产品安规实验报告
相关文件
《试产流程管理规范》
相关记录
试产改善报告》
《产品验证报告》
试产跟线人员名单及职责
《试产过程检查表》
(整理)NPI流程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