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旧体诗词还能走多远.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旧体诗词还能走多远
赵大民《中华读书报》(2014年11月12日 03版)
写下这个题目,便觉得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从眼下诗词界的形势看,应该是一片 大好。如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旧体诗词首次叩开了 “鲁奖”的大门;全国权威性的诗词刊旧体诗词还能走多远
赵大民《中华读书报》(2014年11月12日 03版)
写下这个题目,便觉得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从眼下诗词界的形势看,应该是一片 大好。如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旧体诗词首次叩开了 “鲁奖”的大门;全国权威性的诗词刊 物《中华诗词》,总发行量突破两万册,且远销海外五大洲;诗词队伍老中青三代比肩接踵, 浩浩荡荡,并有继续壮大之势。凡此种种都说明旧体诗词正处于欣欣向荣、争奇斗艳的大好 时光,怎么会有“走多远”之虞呢?在我看来,正是在这种看似繁荣的局面中,隐藏着潜在 的危机。
至少从两个方面略见端倪。比如:在浩大的诗词队伍中有几个大家公认的领军人物?就 像唐诗中的李(白)杜(甫),宋词中的苏(轼)辛(弃疾),能领起一代风骚的大诗人大 词家?获得本届“鲁奖”的《将进茶一周啸天诗词选》,有几首让人过目不忘的诗篇?我看 没有。其次,诗词队伍诚然在不断扩大,其中包括一大批从岗位上退下来的官员,寄情文墨, 借诗遣怀,并自费出书,一时满目琳琅,蔚为壮观。然而令人吊诡的是,写诗的人虽多,读 诗的人却日益减少。前些天我从《新华每日电讯》中读到一则消息,小学生语文课本,为了 “瘦身”,竟把旧体诗词“瘦”掉。有一位家长质疑,他的女儿已考上大学,回忆幼时所读 课程,记得起来的只有那几首诗,而今却被删掉了。现在是写诗的人比读诗的还要多,这种 现象不能不让人感到焦虑。
那么,泱泱华夏诗国就真的没有一位出类拔萃的大诗人大词家吗?我说有,那就是开。他的诗词横绝千古,后无来者,是被全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大诗人,
他的诗至少哺育了两代人,现在七八十岁和五六十岁的中诗词的。 他的诗词气势恢宏,又严守格律,所以易读易记。当下诗坛所提倡的"守成容变”,就是既 要遵守诗词的成规,又要有新的创意。毛泽东在1965年7月25日给陈毅的信中说:“你的 大作大气磅礴,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 即非律诗。”由是观之,要想写好旧体诗词,守格应是第一要旨。
以《沁园春•雪》为例,前片写景,后片抒情,目断关山,心驰百代。将上下五千年、 纵横数万里的大千世界,都浓缩在短短一百一十四字中。读来是那样淋漓酣畅,气势恢宏。 记得当年听顾随老先生讲授此词,他对“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四 短句,曾有绝妙的发明。他说:“'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这是诗人眼中所见,长城内 外那么辽阔,不一定都看得见,但你可以想象,大雪初霁,总是白莽莽灰蒙蒙的一片。这是 静的境界。这种境界我们能够体会,也不是特别难以言状。但到了下面两句就妙不可言了。 你看,他先写了 '大河上下',既是大河就应有水,有浪,可是作者写的是冬景,是下雪的 日子,怎么办?于是诗人将笔锋一转,拈出'顿失滔滔'四字。'顿失'真是神来之笔,这 叫以静喻动,既点出了河水滔滔的声势,激活

旧体诗词还能走多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84 KB
  • 时间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