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训练|诗歌鉴赏专项
古代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形象、思想内容和见解态度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答复问题。
访 隐 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____
解析:此题考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首诗虽然题为“雨”,但从诗中却找不到一句具体描写“雨”景的内容,可见作者并没有正面描写“雨”,而是通过燕子、梧桐等动植物和抒情主人公的“凉”等感受从侧面写雨,可见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
答案:批准。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本题是对古代诗歌分析评价作者的见解态度的考察,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考察形式,即“×××觉得诗歌×××,你批准这种说法吗?请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可以给考生发挥的空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切见解态度所有要由诗歌及作者自身的内容和思想来决定;切忌错误地理解成想如何理解就如何理解。考生在答题时应先联系全诗并结合注释和其他有关背景信息,分析诗句所蕴涵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对的把握“含蓄而又坚定的思想倾向”,然后再作简要评价。
3.读下面这首诗,完毕、题。
古风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 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和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对的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解析:此题综合考察分析概括诗歌内容、品味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方面要认真阅读全诗,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此诗所抒发的是一种悲凉的感慨;另一方面要仔细分析各句,把握诗歌所写内容,从而探讨出诗人是因怀才不遇而生出的悲凉感慨之情;最后要对各选项作进一步分析,并和诗歌进行比较,以鉴定其表述的正误。前四句营造的是一种浩大空洞和苍凉萧索的意境,显然“昂扬奋发”和其意境不符。
答案:A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示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察分析诗歌重要语句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伙品作细致分析,不能架空得出结论。“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感慨;“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再次运用形象的比方,表达诗人对于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
答案: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本题是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考察,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必需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和深刻含意,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这样才干做到全面、对的、进一步、客观、恰如其分地对诗歌进行分析评价。在表述答案时,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浮现言不及义、答非所问的状况,要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和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①京师:指北宋所有城汴梁。②陈和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训练-诗歌鉴赏专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