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反思.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班级道德与法治反思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一班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
— 班级道德与法治反思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一班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以它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深受孩子们的宠爱。这种课型为低班级儿童供应了呈现自我的舞台,让同学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辨别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生疏,从而成为同学道德形成之路的奠基石。在本课程教学中,老师不再是学问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 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有幸接触两届一班级“道法”课的教学,我觉得本学科的教学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同学的道德情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沟通中得到升华1 、为同学供应时间和空间,搭建活动舞台让他们去体验
体验是维系认知和行为的重要中介环节,没有体验德育过程就不完整,因此强化体验是增加本学科训练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同学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如《我爱我家》这一主题单元教学中我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细化这一主题。如:“全家福呈现”、“为家人做一件事”让同学体验我是家里的一分子,从而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通过“叠衣服竞赛”、“洗手帕竞赛”、“整理书包竞赛”等让同学在活动中呈现我已经长大。
2 、准时沟通,升华生疏
《课程标准》指出“争辩是最常用的学习、沟通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 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特地支配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导行的作用。”因此在活动过后我们要准时让孩子们就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或心理感受进行有效的沟通共享。如在
《我爱我家》这一单元每一活动过后我都准时组织沟通,在沟通中孩子们生疏到了“妈妈每天给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听她们的话,不乱弄脏衣服。”“衣服很难叠整齐,但是我肯定要学会,让妈妈不辛苦。”……每一句话都让人感动,所以我建议同学把话回去说给家长听。
从体验到生疏,赛过千万遍说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二、留意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做到润物细无声
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不是孤立的,而是立体的多角度的。我们应当留意它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让道德训练无处不在又不露痕迹。如在复习时,《我的好习惯》这一主题单元的教学我就整合了语文课第七单元“习惯”这一主题的课文。《我们在一起》我将它整合到体育课
的玩耍中,让孩子在玩耍中与同学亲热接触,懂得玩耍规章,学会合作。这样一整合,既为活动的开展积攒了时间,又将道德与法治课上的训练很好地渗透到各个角落,做到润物细无声。
三、开发课程资源,发挥地方资源与校内资源的作用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课程窄化为“学科”,窄化为“教材”,甚至“教科书”,那么课程资源也无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老狐狸
  • 文件大小109 KB
  • 时间202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