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宝山矿区废弃地的治理 1广东大宝山矿区废弃地的治理 1、概念 2、矿区基本情况 3、不同废弃地土壤性状 4、不同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案 5、结语 21、概念矿区废弃地是指为采矿活动所破坏的、未经治理而无法使用的土地,同时还包括周边一定辐射范围的区域。根据其来源可分为 4种类型,即露天采矿区场、排土场、尾矿场和塌陷区。 32、矿区基本情况大宝山矿地处广东曲江、翁源两县交界处, 位于东经 113 ° 40 ′~ 113 ° 43 ′,北纬 24 ° 30 ′~ 24 ° 36 ′,主矿体为褐铁矿、铜硫矿和铅锌矿, 还有钼、钨、铋等多金属共生或伴生矿体,是广东省露天开采的大型多金属矿矿山, 也是我国南方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矿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全年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 673 mm 。矿区内表层岩石风化强烈, 地带性土壤类型为红壤, 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逐渐演替为山地黄壤。受采矿活动影响地段, 由于所含金属硫化物发生氧化而发育为酸性硫酸盐土。 4 大宝山矿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典型常绿阔叶林。组成本区植被的上层乔木多以樟科、山茶科、壳斗科等种类为主, 灌木层则多为山茶科、紫金牛科、茜草科等种类, 草本植物则以蕨类为主。由于长期采矿等干扰破坏, 原生植被已被破坏殆尽。通过现场调查, 在矿山范围内, 除生产生活区植被覆盖较好和铁矿已开采结束区有少量的植被覆盖外,其余基本裸露, 局部有自然生长的五节芒等草灌植物, 整个矿山植被覆盖率不到 10 %, 植被破坏相当严重。由于缺少植被覆盖, 大量的硫化物直接外露、氧化形成酸性物质, 同时由于没有植被的拦截、涵养水源作用, 大量的酸性物质、重金属随泥沙、径流流入下游河道, 造成污染。 53、不同废弃地土壤性状 64、不同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案 不同废弃地基质处理和整地方法(1)基质处理和整地原则(2)基质处理和整地方法①铁矿开采结束区②铜矿露采区③弃渣堆场④内排土场 74、不同废弃地植被恢复方案 植物种类选择及配置(1)植物种类选择及配置原则(2)植物种类选择及配置方案 8植物种类选择及配置原则按照“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 在树草种选择上以当地优良乡土树、草种为主。树、草种应具有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耐贫瘠, 较强的抗旱能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状能力, 能够起到防治矿区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矿区重金属污染严重, 应优先选择富集植物,以修复矿区土壤;遵循乔、灌、草、藤相结合、多树种相结合原则。 9植物种类选择及配置方案 10
广东大宝山矿区废弃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