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质量通病措施.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质量通病治理基本目标:
通过对公路质量通病治理,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完善工程质量管理程序,进一步落实“四制”管理,加强施工自检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公路建设基本消除质量通病。
二、管理措施
压时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行进速度须慢而均匀。碾压速度应符合规定。
,驱动轮在前,从动轮在后。
,集料烘干温度要控制在160C一180C之间,温度过高会使沥青出现焦相,丧失粘结力,影响沥青混合料压实性和整体性。
,及时碾压,碾压温度过低会使沥青粘度提高,不易压实。应尽量避免气温低于
10℃或雨季施工。
,(中、下面层)或2倍上面层。压实度应符合规定。
4、治理方法
压实度不足面层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病害,一般应予挖除后重新铺筑热拌沥青混合料。
(四)、路面面层离析
1、形成原因:
(1)混合料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和铺筑面层厚度之间比例不匹配。
(2)沥青混合料级配不佳。
(3)混合料拌和不均匀,运输中发生离析。
2、防治措施:
(1)适当选择小一级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沥青混合料, 以和铺面厚度相适应。
(2)适当调整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使稍粗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上限,较细集料接近级配范围下限。
(3)运料装料时应分至少三次装料,避免形成一个锥体使粗料滚落锥底。
(4)摊铺机调整到最佳状态,熨平板前料门开度应和集料最大粒径相适应,螺旋布料器上混合料高度应基本一致,料面应高出螺旋布料器2/3以上。
(五)沥青面层压实度不均匀
1、形成原因:
(1)装卸、摊铺过程中导致沥青混合料离析,局部混合料温度过低。
(2)碾压混乱,压路机台套不够,导致局部漏压。
(3)碾压温度不均匀。
2、防治措施:
(1)装料过程料车前后移动,运料车应覆盖保温。
(2)调整好摊铺机送料器高度,使布料器内混合料饱满齐平。
(3)合理组织压路机,确保压路机重叠和压实遍数。
(六)、枯料
1、形成原因:
(1)砂及矿粉含水量过高,致使细料烘干时,粗料温度过高。
(2)集料孔隙较多。
2、防治措施:
(1)细集料以及矿粉存放应有覆盖,确保细集料烘干前含水量小于7%。
(2)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规定时,应废弃。
(3)对孔隙率较大粗集料,应适当延长加热时间,使孔隙中水分蒸发,但应控制加热温度。
(七)、沥青面层空隙率不合格
1、形成原因:
(1)马歇尔试验空隙率偏大或偏小。
(2)压实度未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混合料中细集料含量偏低。
(4)油石比控制较差。
2、防治措施:
(1)在沥青拌和站热料仓口取集料筛分,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符合规定。
(2)确保生产油石比在规定误差范围内。
(3)控制碾压温度在规定范围。
(4)选用规定要求压路机,控制碾压遍数。
(5)严格控制压实度。
(八)、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不合格
1、形成原因:
(1)实际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偏差过大。
(2)混合料中细集料含量偏高。
(3)拌和楼沥青称量计误差过大。
(4)承包商设定拌和楼油石比时采用生产配合比误差下限值。
(5)油石比试验误差过大。
2、防治措施:
(1)保证石料质量和均匀型。
(2)对拌和楼沥青称量计进行检查标定,并取得计量认证。
(3)调整生产配合比确保油石比在规定范围内。
(4)按试验规程认真进行油石比试验。
(5)保证吸尘装置工作正常和矿料沥青用量准确。
(6)将每日沥青用量和集料矿料用量进行计算,验证油石比是否满足要求。
(九)、沥青面层施工中集料被压碎
1、形成原因:
(1)石灰岩集料压碎值偏大。
(2)粗集料针片状颗粒较多。
(3)石料中软石含量或方解石含量偏高。
(4)碾压程序不合理。
2、防治措施:
(1)选择压碎值较小粗集料。
(2)选用针片状颗粒含量小粗集料。
(3)控制碾压遍数,以达到规定压实度为限,不要超压。
(4)应按初压、复压、终压程序碾压,初压用钢轮,复压用胶轮,终

质量通病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6-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