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评级标准.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评级标准
1工作程序和内容
风险评价准则
根据作业场所或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程度、接触水平和作业工人
体力劳动强度,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有害因素对风
险的影响权
《剂量限值
极度危害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按式(3)计算:
n
TCiPMS(3)
i1
式中:
T——风险值;
n——职业病危害因素类别序号,i-n对应的取值(1〜n);
Ci——各类职业病危害作业级别的权重数;
M——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权重数;
S——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发生结果的权重数。
P——各作业岗位劳动定员的权重数。




根据风险值(T),将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为4个级别,见表4。
表4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
风险值(T)
风险分级
T<1
低风险
1<T<8
一般风险
8VT<32
较大风险
T>32
重大风险
根据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结果,将风险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级别,分别以“红、橙、黄、蓝”色标注。

将以下存在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确定为重大风险: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的风险值(T)大于32的作业岗位;
—存在矽尘或石棉粉尘的作业岗位;
—存在“致癌”、“致畸”等有害物质或者可能导致急性职业性中毒的作业岗位;
—存在放射性危害的作业岗位。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分类
风险控制措施的类别包括:
—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替代、隔离、通风、净化回收、密闭、应急等);
—个体防护措施;
—管理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风险评价准则
根据作业场所或作业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固有危害程度、接触水平和作业工人
体力劳动强度,进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有害因素对风
险的影响权重,结合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人数、防护水平和健康效应,借助风险
评估的经验公式量化发生职业病或职业健康损伤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判定风险等级。
工作步骤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步骤为:
基础资料准备。通过工程分析和职业卫生调查,辨识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对其浓度(或强度)进行测定(或测量)或搜集有效的检测数据。
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特性、接触时间、检测
结果和作业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进行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g)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根据作业岗位工人接触各种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的权重系数、接害人数、防护措施及职业病和职业健康损伤的发生结果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
分级管控。按照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风险级别实施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和分级管理。
风险点确定
通过详实的职业卫生调查和工程分析,明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时空分布和岗位
接触情况,确定职业病危害风险点。
固定作业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点为岗位工人接害的工作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评级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shut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