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儿科-小儿体格生长.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儿科-小儿体格生长
(一)体重
体重是小儿机体量的总和。测量体重,应在空腹、排空大小便、仅穿单衣的状况下进展。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儿科-小儿体格生长
(一)体重
体重是小儿机体量的总和。测量体重,应在空腹、排空大小便、仅穿单衣的状况下进展。
,,:
1-6个月体重(kg)=3+
7-12个月体重(kg)=7+(月龄—6)
1岁以上体重(kg)=8+2X年龄
体重测定可以反映小儿体格发育和衡量小儿养分状况,并作为临床用药量的主要依据。
体重增长过快常见于肥胖症、巨人症,体重低于均值85%以下者为养分不良。
(二)身长
身长是指从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一般3岁以下小儿量卧位时身长,3岁以上小儿测量身高。测量身高时,应脱去鞋袜,摘帽,取立正姿态,枕、背、臀、足跟均紧贴测量尺。


,,,:
1-6个月身长(em)=50+
7—12个月身长(em)=65+(月龄—6)
2周岁以上身长(cm)=85+7X(年龄—2)
身长主要反映机体骨骼发育状况。身长在均值减2个标准差以下者,应考虑侏儒症、克汀病,养分不良等。
此外,还有上部量和下部量的测定。从头顶至耻骨联合上缘的长度为上部量,从耻竹联合上缘至足底的长度为下部量。上部量与脊柱增长关系亲密,下部量与下肢长骨的生长关系亲密。12岁前上部量大于下部量,12岁以后下部量大于上部量。
(三)头围
头围的大小与脑的发育有关。测量头围时用软尺,医生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头部右侧齐眉弓上缘处,软尺从头部右侧绕过枕骨粗隆处而回至零点,读取测量值。测量时小儿应脱帽,长发者应将头发在软尺经过处上下分开,软尺紧贴皮肤,左右对称,松紧适中。
新生儿头围约为34em,诞生后6个月增长约9em,7-12月增长约2cm,1周岁时45cm,第2年增长约2em,5岁时增长至50Cm,15岁时接近成人,为54-58cm.


(四)囟门
囟门有前囟、后囟之分。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其测量方法为测对边中点连线距离。
后囟约25%儿童在初生时已闭合,其余也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前囟应在生后12-18个月内闭合。
囟门反映小儿颅骨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儿科-小儿体格生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