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摘要:城镇化是反映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换的过程,实质上也描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进展路径。作为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展平台,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进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在带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虽然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之路取得了较大的实践成效,但照旧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城镇常住农夫工中有1/4尚未取得市民待遇,这反映出新型城镇化推动进程中进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城镇体系建设及其运行机制中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全省各地区间经济进展的差距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整体呈现出苏南高于苏中、苏中高于苏北的进展态势。2010年底,%,%,苏北地区的水平不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苏南地区的差距也超过20%以上,所以南北地区间存在较大的进展鸿沟。
(一)省内苏南苏北城镇化建设差距突出
3

据资料显示苏北地区的土地面积为52312km2,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的51%;,%;在2012年末苏北地区有一座特大城市徐州;两座大城市淮安、连云港;四座中等城市盐城、宿迁、新沂、邳州;小城市24个,,/km2。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是比苏南地区的水平低。同时苏北地区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人均道路面积、人均生活用电量、人均日用水量等城镇化指标都远远低于苏南地区,这充分说明苏北地区处于低水平城镇化阶段。由于经济进展水平相对较低,长期以来苏北地区的城市建设都略显投资不足,城市道路、城市园林绿化无法满足经济进展和市民生活的需要。依据已有争论表明,江苏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非农从业人员比例、人均生活用电与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等差异上。城市现代化水平是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一种标准,"南北"现代化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建成区占区域总人口比重、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居民消费支出等。江苏省城镇化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其进展趋势背后存在着深层次的缘由。
(二)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5
虽然江苏地区的GDP总量在不断增加,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镇化水平确存在明显的滞后。依据2012年江苏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数据显示,第一、其次、::,而一、二、::。作为最重要的第一产业农业,,,其次、三产的非农业,%,%。所以,江苏省的城镇化水平严峻滞后于工业化。同时通过三大区域产业增加值和就业结构的对比,也不难发觉南北地区也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苏北地区的经济进展相对滞后,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占多数。
三、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及建议
想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既要珍视和发扬已经成功阅历,又要正视和分析客观存在的问题差距,以求连续创新、深化开拓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phago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