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常见热处理
按加热和冷却条件不同,铸钢件的主要热处理方式有:退火〔工艺代号:5111〕、正火〔工艺代号:5121〕、均匀化处理、淬火〔工艺代号:5131〕、回火〔工艺代号:5141〕、固溶处理〔工艺代号:5171〕、沉淀硬化、消除应〜500c〔甚至650C〕发生的脆性:这对多数低合金铸钢都会发生,〔或650C〕以上,之后在水或油中快冷,,如又加热到产生回火脆性的温度,.
.固溶处理〔工艺代号:5171〕固溶处理是将铸件加热至适当温度并保温,使过剩相充分溶解,,、
〜1100
C;奥氏体银铭不锈钢铸件为1000〜,难熔合金元素越多,,由于铸态有硬质富铜相在冷却过程中沉淀,、改善加工性能,〜
%〜%的过饱和单相组织.
.沉淀硬化处理〔时效处理〕铸件经固溶处理或淬火后,在室温或高于室温的适当温度保温,在过饱和固溶体中形成溶质原子偏聚区和〔或〕析出弥散分布的强化相而使金属硬化的处理称为沉淀硬化处理〔或时效处理〕.:在较高的温度下,自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碳化物、氮化物、金属间化合物及其他不稳定的中间相,并弥散分布于基体中,,沉淀硬化相析出缓慢;温度过高,那么因析出相的聚集长大引起过时效,〜850C,高强度沉淀硬化铸钢为500C,时间为1〜-8为截面25mm试样的时效效果.
.消除应力处理其目的是消除铸造应力、淬火应力和机械加工形成的应力,,以下100〜200c保温一定时间,、低合金钢或高合金钢铸件均可以进行处理.
.除氢处理目的是去除氢气,〜320C,.
二、钢的整体热处理
、正火、淬火
和回火
.钢的退火与正火
(1)退火与正火的目的
在机器零件和工模具等工件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退火和正火经常作为预备热处理工序,安排在铸、锻、焊工序之后、切削(粗)加工之前,用以消除前一工序所带来的某些缺陷,,在铸造或锻造等热加工以后,钢件中不但存在剩余应力,而且组织粗大不均匀,成分也有偏析,这样的钢件力学性能低劣,,在铸造或锻造等热加工以后,钢件硬度经常偏低或偏高,而且不均匀,严重影响切削加工性能.
退火和正火的主要目的有:
①调整硬度以便进行切削加工;
②消除剩余应力,预防钢件的变形、开裂;
③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以提升钢的力学性能;
④为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2〕退火工艺及应用
钢的退火是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状态的热处理工艺.
①完全退火与等温退火完全退火是指将钢件完全奥氏体化〔加热至AC3以上30〜50C〕后,随之缓慢冷却,,一般随炉冷至600c左右,将工件出炉空冷.
完全退火的主要缺点: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
图3-15高速工具钢的完全退火与等温退火工艺曲线
为缩短完全退火时间,生产中常采用等温退火工艺,即将钢件加热至UAC3以上30〜50c〔亚共析钢〕或Aci以上10〜20c〔共析钢、过共析钢〕,保温适当时间后,较快冷却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间的适当温度并保持等温,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类组织,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退火工艺.
等温退火与完全退火目的相同,但转变较易限制,所用时间比完全退火缩短约1/3,
3-15
合金钢,
铸钢件常见热处理工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