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粤语歌中看古今音演变.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粤语歌中看古今音演变
摘 要:粤语是一支比较久远的方言,分析粤语材料,我 们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古音,探析古今音的发展变化轨迹,从 而建立一种历时的、空间的、多维度的语音发展观。本文从 一首经典粤语歌曲入手,考察其歌词在普通话和粤语里的发 的微 母字,“望”字是宕摄合口三等去声的微母字,按照演变规
律,它们本应该读成轻唇音,但经考察,“晚”读[man], “望”读・,“微”读为“明”,它们依旧保持了重唇读法。
(二)“见” “精”组声母的分化
古代的“见”、“精”两组音分化出■来,也就是说, 现代的■是从古代的“精、清、从、心、邪”和“见、溪、 群、晓、匣"两组音分化出来的。精组五母由于浊音清化, 只剩下精清心三母,读・;见组五母也清化为见溪晓三母, 读・。后来精[ts]母字分化为[ts]和・,见■母字分化为■ 和・;同样,清■母字分化为■和■,溪■母字分化为■和 ■;心启]母字分化为启]和・,晓■母字分化为■和・。之 后,两组字逐渐合流,凡在现代开口呼韵和合口韵前就保持 ■或■的读音,而在齐齿呼韵和撮口呼韵前就变成了・。
但在粤语中,我们看不到分化后■的读音,如表中:
现在应该读■的在粤语中仍读着[ts]或。查阅《古今字 音对照手册》,其中,“即、将、尽、睛"是“精[ts]”组 字,“兼、间、见、讲、今”是“见■”组字。这两组字在 齐齿呼韵前应该分化为■的读音,但是,直到现在,它们还 保持着分化前的读音[ts]或・。特别是■的发音部位和■的 相差较远,这让我们读粤语感觉很陌生。但事实上,粤语才 是更多地保留了古音。对于普通话中的■也一样,粤语中还 是■或是■的读音,所以,当与齐齿呼韵及撮口呼韵相拼时, 它保留了 ■这套声母,此为粤语特别之处。
(三) 粤语的唇化声母
在中古以前,汉语存在一套唇化声母,它出现于唇、牙、 喉声母上,念为PQ-、KQ-、XQ-等的音。这套声母在上古 汉语中即已存在。②粤语中也存在圆唇声母一一kQ和kQ >,如“孤[kQu]” “过■”等,这是从上古汉语中保存下 来的。
(四) 粤语中的部分“疑[N]"母字
疑母字在普通话中已消失,但在粤语中,还存在着这一 组的字的读音,如“眼■”(山开二上产疑)、“我■”(果 开一上哥疑)。另外的一些疑母字,读[j],如“原[jyn]” (山合三平元疑)、“凝■” (曾开三平蒸疑)。总体来说, [N]声母在一、二等韵之前,基本上保持读[N](“眼、我”); 而在三、四等字前则消失变成[j]( “原、凝")。
二、韵母方面
(一) 韵母分类与《广韵》接近
粤语中区分一、二等韵,这是中古音在粤语中的遗留。 中古时期的一等韵,其主要元音在粤语中大多读为・,如 “当■、多■、来・”;中古时期的二等韵,其主要元音大 多读为[a],如“把[pa]”等。
另外,粤音的二等韵不存在i介音,这与中古音也一致。 可见,粤语的韵母情况比起普通话而言更接近《广韵》。
(二) 完整保留-m、-n、-N三个阳声韵尾
现代汉语普通话系统里有以鼻音f、-N收尾的,如“南 [nan]、您[niN]",但是没有以f收尾的韵。而粤语中却有 这一阳声韵,这就是保存了古音的结果,如表格中的“点 [tim]、感[k・m]、兼[kim]、心u ]"等。
(三)入声韵尾的保留
古入声在大多数北方方言

从粤语歌中看古今音演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天
  • 文件大小87 KB
  • 时间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