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梦令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说课稿
一、 说教材
《如梦令》之“昨夜雨疏风骤”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拓展 阅读《诗词五首》中的其中一首。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作品,感情和意境 的创造和上别具一格。它写得一波三折,展示的是一幕具有情趣的生活小就是一种文学形式,这种形式叫做“词”,
关于词,大家知道多少?(请学生介绍自己对词的认识)然后课件出示有 关词的文学常识,帮助学生了解词。
刚才我们听的歌中歌词的词牌叫《一剪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清照 的另一首词《如梦令》
课件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这首《如梦令》是李清照早期写的,要想很好地了解这首词的内容, 我们有必要对作者有一些了解。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李清照,去认识一下这 位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女词人。
二、 走近作者(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三、 理解课文
【读】
听名家朗读(注意读音、语气)
初读课文,认识字词,疏通文意。
同桌互读(注意纠正同桌的读音、节奏)
分别请学生朗读、学生点评
【疏】
结合注释,参看材料,找出你觉得理解困难的词句
大致理解课文意思。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 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 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
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
“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 ” )
【品】
“昨夜雨疏风骤”:请思考,这是什么时候的风和雨,又是怎样的风 和雨?
“浓睡不消残酒”:“浓睡”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浓睡” ? 把“浓睡”改为“沉睡”、“酣睡”好吗?为什么? “不消残酒”暗示 着什么?
(用“浓”来形容睡得沉,不但很新颖,而且联想意义很贴切。浓 和酒联系在一起,浓睡和残酒,在文字上是反衬;但在意义上却是因果。 因为浓睡,所以醒来,残酒还没有完全消退。“浓睡不消残酒“暗示着 她喝酒是用来消愁的啊!)
“试问卷帘人”:女主人公会怎么问?她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 卷帘人? “试问”只是小心翼翼地问的,“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 的心理?
只因为她太在意那些花儿,不忍看它们凋零了啊!女主人公昨夜就 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是 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 心理委婉地传达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却道海棠依旧”的“却”字有丰富的内涵,请同学们说说看。
(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 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为什么卷帘人会回答“海棠依旧”呢?
(只是因为卷帘人对这些花可不像诗人那样敏感啊,而且是一点也 不敏感,所以她才会回答“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为什么要用两个“知否” ?该用怎 样的语气来读?
(用疑问来肯定,比用肯定更加肯定,而且连用两个知否,说明诗 人很坚定,很固执,不相信你亲眼看到的,只相信我自己想象的。应该 用非常肯定的语气来读。)“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 景。“应是”也包含着女主公复杂的心理

如梦令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