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落,国家破裂,只有山河照旧;春天来了,人烟稀有的长安城里草木茂盛。
感伤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
长安沦落,国家破裂,只有山河照旧;春天来了,人烟稀有的长安城里草木茂盛。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连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索,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解释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旧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有。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创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落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照旧,可是国都已经沦落,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缺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凉。诗人记忆中从前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充满,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制造了一片荒芜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剧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盛,烟景明媚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落而失去了春天的光荣,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肤浅,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干净、井然有序,而是荒凉破败,人烟稀有,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剧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当欢呼雀跃,唱着委婉动听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夜紫儿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2-06-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