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功能定位
第三章总体布局
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
第五章居住区规划
第六章绿化景观规划
第七章环境保护规划
第八章道路交通规划
第九章市政用地设施规划
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第十一章五线控制
城市意象空间,展示城市的个性风格。
4、 适度超前建设。扭转历史上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的局面,设施建设适度超前配套完善,把 发展瓶颈制约转变成发展的支撑和保障。
5、弹性动态规划。前瞻性与实施性相结合,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突出规划的前瞻性,采用 灵活与具有地方特色的指标体系进行弹性建设控制引导,强化规划的可操作性。
第五条规划范围:本规划区位于武夷山市北城高铁区,地处海西经济区北部,是海峡西 岸绿色腹地战略中的“黄金点”。规划于2020年正式动工建设的京福高铁自北向南穿北城新区, 极大地改善了北城新区的交通区位,缩短了新区与周边更大腹地城市的距离,为新区的发展带来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果能有效地利用京福高铁带来的发展契机,将实现武夷山市全面融入海西 建设大局,充分发挥武夷山市在海西经济区纵深推进中的先锋作用。总面积282公顷,其中城市 建设用地165公顷。
体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综合防灾工程等是规划的强制性内 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镇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 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镇总体规划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章 功能定位
第六条 产业导向: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型产业,综合发展交通转乘、餐 饮娱乐酒店住宿、商务办公、商贸购物、文化展示、居住等多种功能,做大做强武夷山市主城区 的综合服务功能
第七条发展定位:把握海峡西岸经济一体化加快和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遇,以大型铁路枢 纽站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实现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 的转化。北城高铁区是一个以居住生活功能和交通集散功能为主,兼顾商业服务、休闲娱乐等功 能复合的展现武夷人文自然特色生活服务中心。
第八条职能建设
打造未来武夷山市北城高铁区的重要节点和新型产业空间载体,为武夷山市提供生活性服 务,重点建设四大职能。
城市核心延展区一一充实中央金脊
都市交通组织区——建设客运枢纽
生态文脉传承区__保育山水格局
都会生活引领区_一培育休闲产业
第九条人口容量
根据片区功能定位和用地条件以及上层次规划的要求,规划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2万人左右。
第三章总体布局
第十条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活力高铁、三轴律动、多廊楔入、五区联动〃的空间形态与结构。
活力高铁:由高铁商务活力区、滨水生态文化区、创智文化动力区共同构建24小时活力中 心,形成商务接待、商业服务、文化展示、小企业创业等为主的具有复合功能的区域动力源。
三轴律动:以北城高铁发展轴、滨水生态文化轴和山体公园景观副轴共同展示规划区城市活 力、文化内涵、生态风貌等。
多廊楔入:结合区内外水系,塑造崇阳溪滨水绿廊、文化轴滨水绿廊、城铁滨水绿廊、和谐 大道防护绿廊。
五区联动:围绕发展轴线,通过生态廊道的分隔,形成高铁商务活力区、滨水生态文化区、 生态旅游休闲区、自然居住区、滨水生态涵养区等五个功能片区。
第十六条空间结构
高铁新区城乡统筹空间结构将形成“五区联动,三核发展”的空间布局。
第H—条用地布局
以北城高铁为核心,西边以居住、商住、商业为重点建设对象。东边以行政、少量商住、高 档酒店、少量商业为主。着重建设滨水区的景观与建筑。
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面积(hm?)
占城市建设用地(%)
号
大
类
中类
小类
1
R
居住用地
R1
一类居住用地
R12
服务设施用地
R2
二类居住用地
R21
住宅用地
2
A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A1
行政办公用地
A2
A22
文化设施用地
A3
教育科研用地
A33
中小学用地
A5
医疗卫生用地
A51
医院用地
3
B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B1
商业设施用地
B13
餐饮业用地
B14
旅馆用地
B2
商务设施用地
B9
其他服务设施用地
4
S
交通设施用地
S1
城市道路用地
S2
轨道交通线路用地
5
U
公用设施用地
U3
安全设施用地
控规文本+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