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课件-第一次
地基面临的问题
3、地基的透水性问题
地基透水性表现在:堤坝等基础产生的地基渗漏;基坑开挖工程中,因土层内夹薄层粉砂或粉土而产生管涌和流砂。地下水的运动中出现的问题。
地基面临的地基处理课件-第一次
地基面临的问题
3、地基的透水性问题
地基透水性表现在:堤坝等基础产生的地基渗漏;基坑开挖工程中,因土层内夹薄层粉砂或粉土而产生管涌和流砂。地下水的运动中出现的问题。
地基面临的问题
4、地基的动力特性导致的问题
地震、机器以及车辆的振动、海浪作用和爆破等动力荷载可能引起地基土,特别是饱和无粘性土的液化、失稳和震陷等危害;由于交通荷载或大桩等原因,使邻近地基产生振动下沉。
地基处理的目的
1、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承载力及稳定性问题
2、降低地基土的压缩性
——沉降,水平位移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3、改善地基土的透水特性
——地基的透水特性导致的问题
4、改善地基土的动力特性
——动力荷载可能引起地基土,特别是饱和无粘性土的液化、失稳和震陷等危害。
5、改良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
——消除或减弱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涨缩特性。
地基处理的目的
利用换填、夯实、挤密、排水、胶结、加筋和热学等方法对地基土进行加工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
地基处理对象——软弱地基土和特殊地基土
——软粘土、人工地基、部分砂土和粉土、湿陷性土、有机质土和泥炭土、膨胀土、多年冻土、盐渍土、岩溶、土洞以及垃圾填埋地基等。
软土特性
高含水量:40-200%, higher than liquid limit
有机质含量高: clay 60—70%, strange smell
高天然孔隙比 — > 淤泥, < 淤泥质土
高压缩性: av=—-1
高灵敏度: St=3—4, 8—9
抗剪强度低: Cu<20kPa, 内摩擦角<5o,
标准贯入度 < 1
渗透系数小: k<10-6cm/s
显著流变特性:次固结
湿陷性黄土
以粉土为主
孔隙比大 e>
天然密度小 = ~ g/cm3
富含碳酸盐类
遇水沉降增大,称湿陷性
成因:
风成,部分水成
特点:
湿陷性
又分: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
湿陷性黄土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
加密法
深层压密法
加筋法(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土层锚杆、土钉、树根桩法)
化学加固法
方法众多,分类不统一
换土垫层法
复合地基
换填法
浅层压密法
强夯法
挤密桩复合地基
预压加固法
冻结法
胶结法(灌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土搅拌法)
软粘土的加固方法
换土垫层法
排水固结法(排水和加压系统)——堆载预压法、砂井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真空预压法、降低地下水位法、电渗排水法。
复合地基法——深层搅拌法、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碎石桩法、砂桩法等。
加筋法——(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土层锚杆、土钉、树根桩法)
绪 论
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
地基处理规划程序
地基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
绪 论
地基处理的目的和意义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
地基处理方法的选用原则
地基处理技术的最新发展
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发展
古老技术——灰土垫层基础、短桩复合地基
较成熟——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冲法、强夯法、深层搅拌法
近20年发展起来的技术——真空堆载预压法、CFG刚性桩、夯实水
泥土桩法、超轻质填料法等。
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强夯置换碎石桩法、石灰桩法和深层搅拌
法多元复合地基应用、CFG桩和深层搅拌法多元复合地基、
CFG桩和石灰桩多元复合地基应用等。
Thank You Verymuch
_I Can Dream About
地基处理课件-第一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