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测量指标:反应时
一、反应时基本知识
概念界定
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刺激呈现时间
感官感觉时间
感觉兴奋传递时间
大脑处理兴奋时间
大脑传递反应信号到运动器官的时间
便更有可能由速度-准确性权衡引起,而非实验条件(不可用!)
额外动机和准备定势
每组3600次实验
两秒左右的反应前期比较合适
年龄等稳定的被试变量和注意、情绪、疲劳等不稳定的被试变量……
二、反应时技术
减法反应时法
安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加工阶段即加工阶段已知,其他的方面完全相同。
根据两种作业的反应时差异即可判断“特有的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目的是确定某加工阶段的时间。
减法反应时实验起初用来确定某个心理过程所需的时间,但是反过来看,也可以从两种反应时的差数来判断某个心理过程的存在
应用减法反应时法的前提
对实验任务所引起的心理过程已有精确的假设
两个实验任务必须有严格的相同或匹配的部分
应用减法反应时法的目的
确定我们感兴趣的某个加工阶段所需的时间
例证一:句子图画匹配实验
实验材料:句子和图画
八个句子
句子主语:星形 & 十字
句子谓语:“在之上” & “在之下”
句子谓语:“不在之上” & “不在之下”
两个图画:
被试任务:判断句子和图画是否匹配
星形在十字之上
星形在十字之下
星形不在十字之上
星形不在十字之下
十字在星形之上
十字在星形之下
十字不在星形之上
十字不在星形之下
运用减法反应时实验的前提已具备:
1、对句子图画匹配任务所激起的心理过程已有精确假设:
将句子转化为命题表征形式
将图画转化为命题表征形式
将两个命题表征进行匹配
2、每个匹配任务都有严格相同或匹配的部分,如
“星形在十字之上” & “星形在十字之下”
“星形在十字之上” & “星形不在十字之上”
最终确立的反应时
星形在十字之上 :1763(ms)
星形在十字之下 :1763+93
星形不在十字之上 :1763+685
星形在十字之上 :1763+187
命题一定是最简洁的形式:“星形在十字之上”和“十字在星形之上”都是命题的简洁形式。这两个命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相同。
与两个一模一样的命题匹配相比,这两个命题匹配时多出的时间仅仅是首字母不同所导致的时间延误。
星形不在十字之下 :1763+93+685
星形不在十字之下 :1763+93+685+187
参数1:对“之下”的加工比对“之上”的加工需时较多
参数2:对否定的加工比对肯定的加工需时较多
参数3:两个表征的第一个名词“不同”比“相同”需时较多
参数4:任一命题含有否定时比都不含否定时需时较多
参数5:完全匹配的过程所需的基本时间
方法1:转换为“星形不在十字之上”
方法2:转化为“十字在星形之上”。
可能疑问:“两个命题匹配的过程中,如果两个命题都是肯定,
则比含一个或两个否定时时间少。“
问题在于:对于图画来讲,何为命题是否定的?
对于“星形在十字之上”这一命题是“否定”的? +685
还是“首字母不同”? +187
例证二:视觉编码和听觉编码实验
内部过程已假设清楚:两种编码;进行转换
实验材料严格匹配:AA & Aa
先出现视觉编码,AA对只需视觉编码便可以完成判断,而Aa对靠视觉编码完不成判断。然后出现听觉编码,Aa对靠听觉编码完成判断,而AA对则不需要执行这一过程。于是Aa对比AA对多余的判断时间便是视觉编码向听觉编码转换所需的时间。
若AA对中两个字母呈现的时间间隔增大,则判断所需时间趋向于按照听觉进行编码的时间,这说明听觉编码形式在AA对的判断中同样存在。
Posner打破了“短时记忆信息以听觉形式表征”的刻板认识,清楚的确定某些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视觉和听觉两个连续的编码阶段。
例证三:心理旋转实验
内部过程已清楚:表象编码形式存在且可操作
实验材
认知心理学测量指标:反应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