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中心小学校本课题结题报告
立项号
课题名称
提高低年级形式计算正确率策略的研究
负责人
伦生龙
所在单位
靖西市武平镇大道中心小学
结题报告关键词
提高计算准确率、课题研究背景、过程与方法、结果与成效、困惑与设想
的兴趣。例如:利用小游戏、竞赛、抢答、同桌对问或小组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用卡片、小黑板或扑克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收集、整理课题研究成果,分析论证后形成课题研究总报告。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措施:
了解低年级的学生的计算基础,重点分析我们三年级的学生计算出错的情况。
(一)、将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问卷方式进行摸底(附问卷)来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全面了解三年级学生对计算掌握情况。对回收学生问卷的逐项统计中,得出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误认
误认是由于看错或认错而出现的错误。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前感知性的错误,在我们三年级学生计算过程中常见。
2、误写
误写是本来计算正确,在写答案结果时出现的笔误。
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后抄写的错误,在我们三年级学生计算过程也比较常见。典型的是计算过程正确,而答案抄写错误。还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在草稿本上计算正确,但当抄到作题纸上时却出现错误。
3、误算
误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这种错误包括算理不清、法则不熟、口算有误等。
(二)、分析各种错误原因,了解和认识不同类型的错误,对于我们分析和纠正学生的错误是十分有益的。就我们三年级二班全班学生的计算错误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班级普遍存在的;一类是个别学生的错误。练录。对第一类错误全班讲评,对第二类错误面对面分析。
分析个别学生的错误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误认、误写两种类型的错误属于心理因素所致,误算是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原因。据统计,属于心理因素造成的错误,在三年级学生计算错误中约占60%左右,而属于知识技能方面的错误仅占40%左右。具体分析一下,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知识技能方面
(1)、基础知识不扎实
(2)、算理不明
(3)、基本口算不熟练
2、 计算习惯方面
(1)、 心不在焉
(2) 、操作程序混乱
(3) 、书写潦草
(4)、缺乏检查、验算的习惯
3、 心理因素方面
(1) 、思维定势干扰
(2)、注意力不稳定
(3)、 情感比较脆弱
基于以上学生的多种错误原因,我们课题组经研究后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基础性训练,口算能力的引导与重视算理与算法的指导相结合。《新课标》中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因此,我们首先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循序渐进,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具体做法是:学生每人先准备一本口算本。课上,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每天拿出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训练时,作为三年级数学计算学习来说,随着课程内容的增多,学生年龄的增大,知识层次的加深,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既要坚持有意识的训练,又要逐步过渡,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
校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伦生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